08/02/2017
不知道你自己身上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和朋友討論明天聚會具體事宜,
“明天去哪里嗨?要不去KTV,大家一起熱鬧。”
“就你自己喜歡做麥霸唱歌,不要去,又不是人人都喜歡唱!”
“這不是熱鬧嘛,你每次都用自己在那喝酒不唱怨誰呀!”
“就你歌聲優美,我就五音不全不喜歡唱歌怎么了?!”
“你怎么這樣呀,自己不唱還不讓別人唱了!”
“我就這樣的人,怎么著,我明天不去行了吧!”
“愛去不去,誰又沒有拉著你......”
話還沒有說完朋友已經摔包離去,好好的聚會也無疾而終,還弄得和朋友不歡而散。發現沒有其實這兩人講話的實際內容與最初的聚會策劃目標毫無關系,甚至把和平的聚會策劃儼然成了一場唇槍舌劍。
這個例子中,其實策劃好聚會安排才是真正的目的,至于去不去KTV唱歌只是聚會策劃中一個小的策略,所以沒有將目標作為溝通的目的,而核心關注了策略,結果往往是不歡而散的,畢竟策略手段有很多,每一個人的想法觀點不同很容易起爭執,尤其表達的觀點想法中還有想要將別人比下去的心態,站在對立面去批評別人的觀點,這樣的行為不僅僅是無效的,還會帶來惡果。
所以今天行書的任務就是反思我們最近的一次和家人、朋友或者同事的爭吵原因,以及用一比四問策略來梳理目的。
就上文中的例子來說,首先在說話前進行自我對比,這次的目的是要策劃一個聚會讓朋友們聚一聚,和朋友討論是為了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來更好的舉辦這次聚會,讓大家都開心的玩好同時增進友誼。然后問自己,希望自己實現成功舉辦這次聚會;希望朋友也可以對這次聚會的安排有滿意的結果;希望我們之間合作的關系把這次聚會舉辦成功;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收集全聚會朋友的聯系信息,聚會的流程,同時提前建立好信息交流群大家可以先預熱互動,為這次聚會做好基調。
總結,溝通不是一味的顯擺自己的優勢,帶著對抗的心態去交流,而是要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展開對話,最終達到雙贏的 結果。
You can complain because roses have thorns, or you can rejoice beceuse thorns have ro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