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較之一線城市不起眼的小城,夏季很干。四五年前,濟寧的街上少見進口車,吉利賣得相當不錯。做一年的經銷商,刨去房租員工成本和部分維修車輛費用,大概可以賺五十萬左右。這個金額在濟寧足夠安慰過日子。我認識的經銷商正在籌措開第二家吉利專賣店。“在這里,勤勞肯干,后期維護做得好,客戶就還比較容易滿意。搭配做汽車售后,現金流還可以。”他說。
我習慣性地喜歡奔馳寶馬的車型,見到店里的吉利車型,完全無感。
世事變遷,也隨人力。僅僅四五年,[吉利車款不誘人]這件事情就已翻盤。首當其沖的戰斗者,便是去年贏得大票車主歡心的博越車系。博越連續數個月月銷破2萬、遠景SUV月均銷量穩定在萬輛上下,這個數據令國內其它自主車品牌口舌發干,垂涎欲滴。在車的世界里,僅憑一款車型就站穩全國市場腳跟的不止吉利博越,只是它現在正在熱潮涌動中——當出貨量跟不上市場需求。
國產車少有出貨量跟不上市場需求的時刻,這是實話。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流程。手動車和自動車各占一部分比例,相差不大。如博越,在最開始推向市場的計劃之初,也是預計將有大部分車主對價位低3-4萬的手動車更感興趣。誰知,市場的反饋相當直接,購買自動車的車主完全反超手動車主。這一來自市場的驅動直接影響到吉利汽車的零配件采購計劃:更多自動檔零配件,砍掉40%以上的手動檔零配件。
在車的世界里,股市只對車款日益上升的出貨量給好臉色。有了用戶排隊等貨的博越,吉利的股價在去年大大震懾了一把汽車世界,畢竟那個數字翻滾著增長。有金融界同行表示,若是博越新款能在性能上顯現更多提升,其股價再翻的時間節點就在下半年。
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吉利的股價如何并非選購車款的首要條件。他們對車輛的認知正在從進口車的形象標簽快速回歸到更為務實的做派。車已經不再是購物車里的新鮮事物,人們從十多年前仰視崇拜進口車的狀態,從第一波的嘗鮮,第二波的學習,第三第四波的挑剔,回歸到[請問你能為我提供更多什么功能]的時刻。
博越的颯爽外形正在向二三線城市的潛在車主們提供一個合理的購買理由。這次在吉利博越100℃溫差挑戰在海南的最后一站,試駕時的第一認知便是:博越的車,雖然是緊湊型SUV,單看外部形象已經屬于[一線城市用戶可普遍接受范圍]。車款設計的美學,提要求都很容易,問題是實現起來都蠻難的。無論是意識形態,或是內部的通過率。以四五年的時間,能將[外形的好看提升80%]已經非常不容易,能夠想象收了沃爾沃對吉利整個設計體系的深度影響。
博越內部偏工業化風格的設計,也給二三線城市的男性潛在車主們提供另一個購買理由。基本等于打上[男性車主專屬]的標簽。從博越提供的用戶數據直到,其男性買家基本占據90%的江山。有數據為例,設計和銷售都有了[證據]的加持,于是迭代的博越系列更加偏男性化。
在這里,頗想列一番個人觀點。我以為,中性化才是更為美妙的潛力所在。大部分購買SUV的女性,喜歡買路虎類型的車,大的寬敞的,也是證明自己的表現。然而,更多的女性買家其實正在顯示出朝SUV車系偏離的傾向。設計的男性化強度,從用戶角度講,是人為地逼退該部分潛在女性買家的購買欲望。女性買任何東西,都會有[它能幫助我變得更好的]欲望潛臺詞。博越在這件事情上,會弱一些。可能影響不到現在的市場占有率,但在未來的3-4年可能會面臨主打女性消費群體的SUV車款在細分人群的競爭。女人不是不愛緊湊型SUV,而是設計上還沒能出線特別打動女性群體的車款。
再欲提及的實則是介紹吉利車款時的話術。就此來看,同其它品牌并無任何不同,一樣都是自上而下的介紹語言,特別強化各種技術類的數據詞匯。論早年,買一輛車需要細細研究,仔細盤算,詳加對比,但如今的年輕消費者們對于技術類詞匯的敏感度正在日益下降。他們正在更加關心車輛的使用感。什么是使用感?意會而不言傳。如我見到五年前的吉利和如今的博越對比一樣,很難說前者到底難看在哪里,但它就是難看,現在的博越就是好看。對汽車廠商而言,[消費者進入感覺決策區域]的捕捉將越來越難。握著方向盤的感覺,坐在車里的感覺,啟動時的感覺,皮質的觸感,聲音的敏感,腳下踩離合檔的順感。坐在車里聽介紹的時候,實在覺得這些文字的介紹同越來越占購買注意力的[感覺]兩個字毫無關聯。強化設計,強化質量,強化車輛的可控性外,還當強化對[用戶感覺]的理解。
以上只是從單純用戶角度分析對博越的期許,對吉利的期許。但就當日博越目前交出的答卷和媒體溝通會得到的信息簡單判斷,四五年之內該品牌該系列車型應當仍屬于橫掃市場的升勢階段。如果那款即將上市的新車能再超過博越15%,吉利的股票必然還有大升的空間。
習慣參加進口車試駕會的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國產汽車邁開大步追上的速度感。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吉利這個品牌的快速年輕化,設計突飛猛進的背后是年輕群體的信仰巔峰。
這個品牌的員工有擰成一股繩的感覺,好久沒有在汽車品牌的媒體溝通會上看到了。我沒有被博越[想傳遞給媒體人的信息]打動,反倒是被一系列藏在媒體溝通會背后的細節深深觸及:
吉利博越100℃溫差挑戰的主項目人,那個90后的演說真實不偽,他是真的對博越有信仰之心;有這樣的年輕人在,博越的未來會非常可怕;
試駕時,坐在后座介紹的吉利員工。在描述駕駛博越的很多個駕駛瞬間,里頭也藏著他的信仰;
那位一直跟訪吉利車主的主持人,那些使用的個人預言,不是專為發布會定制的。她的信仰,也藏在里面;
那位博越車主,朗誦者的角色,他的聲音里更藏著信仰。
碼完這段感觸,就等著博越新一代車款的上市。下不下手建倉,也就幾個月內的事情了。不知為何,我覺得我個人建倉的可能性高達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