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話是這樣描述自由的:“人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钡拇_,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有多少選擇是出于自己內心的喜歡,還是無奈的被選擇---上學,所有應考的課程統統要啃,不管你對那門課程是否感興趣;結婚,到了一定年齡若還未結婚,你會被視為異類,被迫去參加一場又一場的相親;工作,在洶涌的求職者中,每條路上都是千軍萬馬,你有多少底氣和機會能選擇到自己真正心儀的工作?很多人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糾結和無奈中度過一生,想做的事不能做,不想做的事被迫去做。于是才有了那一聲喟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p>
? 這其中作為謀生手段的工作,是我們很多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普通人是沒有金湯匙可含的,工作是生存的保障。有時候人與工作的關系就象婚姻,理想的狀態是琴瑟和諧,你做的,正是自己喜歡的事,有這樣的一份工作,那么恭喜你,也請你好好珍惜。大多數人的工作,像一場包辦婚姻,要么在磨合中日久生情、逐漸愛上彼此;要么互相嫌棄、互相折磨,待你無力折騰時,只能遙遙的看著“退休”二字老年癡呆般的在那里沖你傻笑,你幾十年的光陰扔在單位,就為等著這樣一個“退休”。
? 想想就覺得心酸,卻是很多人命運的真實寫照。難道我們就真的無法說“不”?答案是---你可以,但需要放棄的勇氣和重來的底氣。越年輕的人這個選擇越容易,很多年輕人不斷跳槽,就象不斷結婚離婚,仿佛永遠遇不到真愛。這個時候,年輕的你還需要一點耐心,畢竟誰的職場不委屈呢?一言不合就辭職并不是最明智的選擇,耐心等等,沉下心來認真對待你所做的工作,說不定會逐漸愛上自己正在做著的事情,能在快樂中工作,你會積極主動并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或者更容易成就一個想要的自己。而在體制內干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人,這個選擇就艱難的多,這個時候的人就象動物園中的動物,哪怕在籠子里天天渴望自由,但回歸自然并不見得都會有好的結局。如果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野外可以生活的如魚得水,如果不夠強悍,則可能會被餓死、凍死或被其他猛獸吞食。
? 所以,我們可以說“不”,但首先必須對自己做一個清晰的判斷,自己到底是否適應“野外生存”?有一絲的遲疑和不安,那你就安心呆在籠子里,等著每天的喂食,至少餓不死也不會有什么危險。如果你內心的信念非常堅定、極度渴望自由,那么請做好準備:靈活你的頭腦、強壯你的四肢、磨利你的爪子和牙齒,足夠強大了,就勇敢的走出來。這個世界,除了你自己、沒人能真正打敗你。
? 初入職場,誰不是滿心歡喜充滿期待呢?就象每個妙齡少女,都在心中無數次描繪自己的意中人一樣。只是生活的軌跡,大多不能按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行,我們需要不斷的調試和適應。無論是尊重內心的選擇,去做你真正愛的事,還是選擇忍耐,去愛自己正在做的事,這里面的關鍵字是“愛”。只有愛自己做的事,才能真正做好它,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真正成就屬于自己的事業。我們工作,除了為生存,不就是為了那份自我成就的喜悅嗎?
? 做你愛的事,還是愛你做的事?你,做好選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