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陽之暖暖,桃花之夭夭。上海的春天,還在慢條斯理地走著,她才不管人們的焦急與不安,依舊不急不慢地在路上獨自行走著。我是一個典型的從前慢,從不跟風,只想趁著這春尚在路上的時間,侍弄侍弄我的盆栽,寫點微不足道的往事。關于春,我更欣賞佛家所說的,該來的終究會來,擋也擋不住。
那一樹一樹的花開,描摹著村小孩子的美好,醞釀著春日的風情。放下那些縛心的矜持,走進鄉村孩子的的田園,我們一起去聆聽山村的孩子們在春天里做的清夢!春天里,人的一生注定相遇,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自然美、時空美、動物美,幅幅精美的畫作驚艷了大家的眼眸。
偶然的九宮格,偶然的聽課,偶然的入群,……無數的偶然,成就了這次必然。在一個艷陽天里,我遇到了你們。我信因果,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今生擦肩而過。每個人都有一百種一千種遇見的方式,可不管是遇見誰,都將是最出乎意料而令人歡喜的。遇見需要緣分,但,又得有多幸運,才會在最美的年紀遇見你們。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生命即是一種遇見——從起點至終點,中途,我們遇見花開花謝,遇見風起云涌,遇見良人知己,而這些遇見恰好教會我們成長。
敬佩你們的堅持果敢,羨慕你們的侃侃而談。年輕有為敢于打破常規的校長、廢墟上堅守一畝三分地的前輩、緊跟網絡教育的弄潮兒……每一個人在這場相遇里,于我而言都是一次成長。行走在路上,和你們在一起,輕松而沒有負擔。默默地傾聽著你們的心聲,靜默守望,告訴自己走近再走近……終究是放棄了!但很快又釋然,那些魂牽夢縈的人,適合放在心里,那些波瀾不驚的人,適合相伴一生。沒有人可以肯定,參與了你過去的那個人,就一定可以走進你的未來。所以,無論未來我們在哪里,只求得腳下有風,各自風采吧。
時光就這暈昏開在眼底,讓我們遇見了,遇見,是緣分的開始。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這樣的開始,也無法預料結局,只守著最后一個句點,讓無奈游離。生命的路上,總是有賞不完的風景。喜歡看的花,不一定永遠喜歡。曾經迷戀的故事,或許有一天也會忘記。這世上在不經意中演繹著錯過的,除了風景,還有緣分。
拈花惹草的季節,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春意融融。隨手折幾枝俏花兒,欣喜的插在水瓶里。這是一個信奉拿來主義的時代,全然照搬。每天都拿來一點點,一天一點的累積,慢慢豐厚了我們的積存。雖都是借來之景,瓶中的花兒也裝飾著春天的夢。
初始,我也奉行拿來主義,拿別人的米,煮自己的飯,多好!可是慢慢發現,花兒萎了,清水濁了,就連瓶子也斑駁難看了。花兒是屬于大地的,她又怎肯拘泥于瓶縫之中。趕緊把花枝抽出,在院里靜心培育。某一日,就突然發現花兒又搖曳生姿了,鋪灑了一地的花香。所以,拿來主義適合靜守空閨,內化才能讓花香撲鼻。
而在這條種花的旅途中,一直相信,不論這一路上會有多少坎坷,一定會有,峰回路轉的欣喜;不管這世上會有多少寒涼,依舊會有,不一樣的煙火,要學會遇山過山,遇雨撐傘,有橋橋渡,無橋自渡,淡若清風,含笑走過。
安靜的在季節里,聽花開花落的聲音。心里有溫暖,眼里有感動,還有想念的遠方。
相遇時不語,別離時,又不會悵然。不說珍重,不說再見,就默默地路過彼此的生命,留下痕跡卻又不會讓我們的心泛起漣漪。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未知的旅途里,遇見的那個人,可能是早已預見的,也可能是此后歲月里,欲見的人。那就讓我們,預見,遇見,而后,欲見。
許平凡生活里的愛和倔強,才是最好的詩和遠方。真正的詩意,不應該只是優雅時光里賭書潑茶,蒔花弄草的那份閑情逸致,而更應該是縱使身處困頓,依然不忘抬頭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正如王爾德的一句話: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再平凡的生命,
都有權利去追尋不平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