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公眾微信(許艷麗):xuyanli179936680
自我介紹:
許艷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職業生涯規劃師、家庭系統排列導師
現居地合肥,有自己的心理咨詢工作室。
個人微信:czklxyl(許艷麗)。歡迎圍觀,但不閑聊、不提問但心理咨詢為付費服務。
如需提問請在公眾微信中留言,會隨緣選擇一些問題,回答并登在<心理問問>欄目中。
精神分析中有一種解釋:
“超我阻抗:我變得好了,我就會不舒服。不受苦的話就太墮落了。所以我要讓自己不舒服。”
發現我身邊就有挺多這樣的人,他們一直要忙、一直要不停的忙,如果他們停下來了,就會覺得自己墮落了。
但其實這并不是他們真實的需要,只是弗洛伊德所說的“超我”在要求著自己。他們非常渴望可以停下來,也非常渴望可以悠閑地做一些看似沒有太大用處的事情,他們管那叫墮落。
比如一位老公看到老婆攤在床上打會兒游戲,就會非常生氣,他生氣的其實是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墮落”的那一面,但發泄在了老婆的身上,這樣就會讓自我攻擊減少。而且為了讓自己生氣的理直氣壯,所以還要將打游戲這件事升華一下,并且讓對方認為她做的事情的確是在墮落。比如“你打游戲打的身體都變差了/這一個小時如果不打游戲能做多少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你打游戲你都不管這個家了,你看家里多亂...”
但其實打游戲是自我施放、抒發攻擊性的一個不錯的方式,如果妻子沒有找到特別適合自己去釋放、象征性轉移攻擊性的方式還很有可能會憋壞了或者轉移成吵架。所以打游戲有時候是會有益健康的。
再看看原生家庭:這位老公的父母每天都是非常早的起床,然后就開始做飯,甚至四點多醒了就開始做飯。他們如果不在早上起床后就出去干事情,可能就會認為自己墮落。
做好了飯大概在五六點鐘就開始不停的叫這對夫妻起來吃飯,所以他們家的人都很難睡到七八點鐘。由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會形成這位老公現在的樣子,忙才會讓自己感覺良好。
但這位妻子小時候,經常在周六周日的早上看到放假休息的媽媽早上起來什么都不干,先看會電視、吃點零食,然后讓孩子在那里睡懶覺,睡到自然醒睡夠了,或者她媽媽認為實在是太晚了,才會叫她起來,再去做飯吃飯。
這樣的兩個家庭教育出來的兩個人肯定是對于生活中享受和墮落的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在這件事上兩個人的觀念不一致,就可能會發生爭執和矛盾。
這件事的解決方法是,不要將事件拿去升華。如果早上起來想做一些事情的人就去做事情,如果想睡懶覺的人就是睡懶覺,而不需要用墮落或其他道德的方式去捆綁這件事情。忙著做事的人也要思考,你忙的開心么?你忙的是你想要的么?還是只是為了忙,而偏離了自己內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