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da跟她男朋友是我高中的同學,一直是我們心中的“模范情侶”,但最近他們的感情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上周Ada約我一起吃飯,席間她緊張地咬著吸管問我:“最近他越來越忙了,每天晚上都在加班忙項目,這周要去杭州,下周要去上海。”
我問她:“你不是一直說他只知道打游戲嗎?現在他這么上進,難道你不應該開心嗎?”
“因為.....我一點都不懂他在做的到底是什么!我怕我.....配不上他。”
可是,正在擔心配不上她男朋友的她并不知道,她男朋友曾經也向我透露出同樣的擔憂:“現在我離畢業越近就越擔心我配不上Ada,她長得那么好看,家里條件又好,隨便在家那邊找一個富二代都比我好。我一無所有,怎么配得上她?”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都有虐待小動物的傾向,分頭給我一頓暴擊。只是仔細想想又不禁羨慕他們的狀態。
后來他們再也沒有向我說過“配不上對方這種話”,但我看到Ada開始研究有關于男朋友項目的資料,她不想看到男朋友在焦頭爛額的時候,自己卻束手無策。而他男朋友也在不斷的向我詢問Ada最近喜歡看什么書,他也不想在Ada述說最近最喜歡的作者的時候,自己一無所知。
我一直堅持著一種觀點:只有在兩個人勢均力敵,智商、家境、三觀都在相當水平的時候,他們才能相互扶持、相互抗衡,一直走進婚姻家庭之中。
所以,如果Ada跟她男朋友沒有那種“害怕配不上你而努力趕上你”的想法,他們就不會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最后等到他們發現生活給了他們一頓暴擊,新鮮感早就消耗光了,那兩個人就該say beybey了。
02。
上個月和朋友一起重溫了《泰坦尼克號》,看完以后朋友說:“其實我還蠻慶幸杰克和露絲最后沒有在一起,否則上岸后,現實中的柴米油鹽和流言蜚語會把這對“階級懸殊”的年輕人給逼死的。”
可是我覺得不對啊,為什么大家覺得物質上的懸殊就會把這對年輕人分開呢?難道沒有人想:其實情感上的共識達到了,如果他們想要一起走下去,那么他們一定會為了物質上的安穩而去努力打拼呢?“
我媽媽一直跟我說:“你以后結婚的對象一定要跟我們家里的條件差不多,我不求你大富大貴,但你一定不能委屈自己。你看像某某就很適合過日子啊!”
嗯,我知道我們很適合過日子,但是我們也不會幸福啊。物質上跟人家很般配,家庭環境跟爸媽的意見跟對方的很相似,但我不喜歡他!這樣子的話,有了面包沒有愛情,吃起來也不美味吧?
03。
小W跟她男朋友分手了,他們在一起四年,從大一到大四。在學校的時候他們都是濃情蜜意,到處灑狗糧。但女生總是比同齡人成熟得多的,大家都是忙著畢業實習的時候,小W第二十次來到宿舍,看到男朋友在游戲里玩得熱火朝天,還信誓旦旦地說打完這句就找工作的時候,小W轉頭就走了,她告訴我們:“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到,其實他根本沒有想過我們的未來。”
如果他在她的未來里,他會為了他們現有的愛情上的勢均力敵,而去努力創造物質上勢均力敵。
我不相信別人跟我說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不相信“兩害相權取其輕”,我這么感性的一個人,你不能逼我只選擇物質還是感情,我只知道,當我有一份感性上達到了理想高度而物質還是很匱乏的愛情時,我會用心用力地去讓它也擁有一個物質保證。
這就是我們愛情和物質上的平衡,我跟你之間,只談情不談勝敗。有了這份定力,我不怕我們沒有毅力和能力去為對方拿下我們物質上所需要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