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笑來,文章節選自其新書《財富自由之路》。
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把“注意力”這個概念當成自己的“財富”品類之一。
一提到財富,絕大多數人能直接想到的概念肯定是“金錢”,甚至不是“時間”,當然更不會是一個原本不在自己的操作系統里的概念——注意力。
信息無限爆炸的社交媒體時代,我們的注意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被集中、大量、廉價地收割,然后被打包出售。那些被互聯網和電視節目收割的注意力,就是由很多個體主動放棄的注意力構成的。
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總結了一個概念,叫做“人生三大坑”。
你一定經歷過一些“坑”。有些坑很深,一旦掉進去就可能爬不出來;有些坑很淺,掉進去再爬出來可能反倒是件好事(可以借此增長經驗)。
但這些坑很可怕 —— 它們是隱形的,沒準兒已經掉進去了卻全然無恙。
我就知道這世上有3個這樣的大坑,坑內人頭攢動,99.99%的人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因為放眼望去 —— “大家不都這樣嗎?”
1
第一個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湊熱鬧,你一定見過。
很多人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大群人圍在一起,就會不由自主地走過去,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
可關鍵在于,那一定是跟自己沒有關系的事情,為什么要去湊這個熱鬧呢?尤其是那些在大街上造成圍觀的,通常不會是好事。
現在,人們上街的欲望比以前低多了,因為人們現在上的不是大街,而是網。網上可看的熱鬧更多,甚至可以給自己泡杯茶,擺好姿勢再圍觀——
呀,萬科出事兒了!
呀,吳亦凡出事兒了!
呀,袁立出事兒了!
……
這種人現在在網上被稱為“吃瓜群眾”。
比起在路邊圍觀的人,網上的吃瓜群眾們還會將湊熱鬧變成一出鬧劇 —— 一群人本來就莫名其妙地圍觀,結果看著看著,圍觀的人居然吵了起來,引來更多的人圍觀……
這也很正常 —— 有那么多的人沒什么正事可做,連書都不讀,閑得要命。他們有大量閑置的時間需要“殺”掉,有大量閑置的精力需要發泄,有大量閑置的好奇心需要滿足……
2
第二個大坑叫作“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突然之間,某個“趨勢”就出現了(例如,前幾年的O2O,以及最近的人工智能、內容創業和區塊鏈)。只要有什么東西“火”了,瞬間就會有一大批人(事實上,總是絕大多數人)心急火燎地去隨大流。
問題是,他們為什么會心急火燎呢?是因為大趨勢來的太突然了嗎?
不是。
正確的答案是,那趨勢,那機會,并不屬于那些心急火燎的人。那趨勢、那機會,明明屬于那些有意無意已經準備好了的人。
很多人平日里掛在嘴邊的“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在這個時候完全成了一句空話 ——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只因為平日里無從積累。
說實話,這個坑里的人比第一個坑里的人“有正事兒”多了,只可惜平日里空有一顆上進的心,卻從未有過積累和行動。于是,他們把兩個坑都占上了:平日總是湊熱鬧;看到別人得到機會的時候,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隨大流。最終,只要入了坑,不管是不是正經事,都一事無成。
3
第三個大坑叫做“為別人操碎了心”。
最近很多人擔心“萬眾創業”會讓很多人丟了原本穩定的飯碗,各種操心。
“萬眾創業”這個說法也許有一些經不起推敲的地方,但別人創業,別人單干,那是別人的事情啊!現在的社會環境跟一二十年前真的很不一樣,個體生存比以前容易多了 —— 這是事實。
但凡有點能力和想法的人,在這個時代確實應該去創業。雖然不一定是各路風險投資人眼中的那種“能改變世界”的創業,但最起碼 —— 單干更有前途。
“失敗乃成功之母“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正確道理嗎?即便別人失敗了,你怎么知道他們不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呢?你怎么那么篤定別人在失敗之后就會一蹶不振呢?
兩個字:閑的。
想想看,你是不是還在坑里?若你竟然爬出來了,那就回頭看看,還有多少人依然在坑里“幸福地活著”?
為什么說這三個坑很可怕?因為這3個坑都會在消耗你寶貴注意力的同時,讓你沒有任何產出。
請認真研究一下注意力的定義: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隨意調用且能有所產出的資源。
最終,你只能同意這個結論:“注意力“是在任何地方”挖掘“價值的最基本工具。所以,要選好投資注意力的”地方“。
你可能擁有3種財富:
注意力
時間
金錢
當身在起點時,雖然你可以自由支配你所擁有的金錢,但若沒有繼承(這是絕大多數人面臨的實際情況),你的金錢數量可能不會很多,也可能無法容易地賺到更多的錢。
你所擁有的時間和別人一樣,每天24小時,不多不少,這和遺傳、繼承沒有任何關系。但是,時間絕對不受你的支配,而且不管你做什么(或者做不做),它都自顧自地流逝。
你的注意力卻不一樣 —— 要多少就有多少,愛怎么用就怎么用,理論上可以不受他人控制。
從總體上看,它也不受遺傳或者繼承的影響。在必要的時候,少睡一會兒,或者多“堅持”一會兒,就可以“相對賺到”更多的注意力,并把它放到更有價值的地方了。
于是,越是在早期,下面這個公式就越“普適”:
注意力 > 時間 > 金錢
你的注意力比你的時間重要,你的時間比你的金錢更重要。
確實如此的,你的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是價值產生的地方。你要是把注意力放到價值極低甚至價值為零的領域,你當然會顆粒無收;你若是能把注意力放到價值極高的領域,你的收獲自然而然會很大。
這甚至跟所謂的努力都沒有任何關系,為什么呢?因為所有的人都挺努力的,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努力,別人都在睡覺……
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提高輸入質量。比如:
別人看朋友圈的時候,你看好文章;
別人看免費內容自嗨的時候,你更多地讀付費內容;
別人看好文章的時候,你看好書(好書就是精選的付費內容);
別人看通俗雜志的時候,你看精英雜志;
別人看好中文書的時候,你看好英文書;
別人看好書的時候,你看高質量學術文獻;
大多數人連搜索都不愿意做的時候,你整天Research……
別人頂多搜搜互聯網的時候,你卻付費檢索各大圖書館……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讀好書。
這樣才可以降低處理信息的難度,因為與垃圾作斗爭是非常耗時費力負能量嚴重的過程;同時可以剩下更多的時間用于思考,甚至有的時候能直接產生優質的輸出。
讀書本來就不是以量取勝的事,讀得多本身只是書呆子,不僅要做到真正的理解,還要做到有品,就是能分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
所以選書比讀書更重要。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是:看看牛人在讀什么。
網絡時代有很多方法可以去了解牛人們在做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歡分享。他們正在看的書,是他們學習和篩選過后的,常常有很大參考價值。
一塊聽聽知識商城聯合很多牛人,致力于給讀者帶來值得投資注意力的好知識,幫助愛學習的人建立終身受用的人生習慣,以及和厲害的思想做到“物理接近”,學到好的思考、工作和生活標準。
看看牛人都在學習什么,關注什么,不管你想把節省下來的注意力用來改善什么,每天進步1%,復利下來,一年進步3800%。你就贏了。
一塊聽聽聯合亞馬遜Kindle推出2017年終重磅書單推薦活動,找到了十一位懂得注意力投資的人。他們熱愛讀書,并且堅持踐行,在這個時代獲得了飛速個人成長率。
這個秘密書單中記載了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書、最值得讀的書和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書,以及過去一年,他們在一塊聽聽做的最重要的人生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