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上所有的行為只有兩個目的———表達愛或者索取愛。當這個行為無法達到預期的時候人就會生氣。
我先生的原生家庭可以用糟糕兩個字來形容,所以在我們現在的家庭中難免時時被原生家庭的習氣所牽引,今天暫且不討論那么遠,就平時的瑣碎事情為什么會讓我生氣?
我身邊的朋友相處久了,我就會發現他們都是先生把妻子永遠放在第一位,至少這是我感受到的,比如說,一次因丈夫這方的關系發起的餐聚,但整個過程中丈夫都表現出他并非這場聚會主角,妻子才是。從點餐到用餐,整個聚會氛圍都是由他的妻子所掌握,無疑看得出他將妻子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
另外一對就是,丈夫在企業上班,妻子在家全職太太,照顧4歲兒子,在他們家庭里,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妻子做主,包含家庭經濟大權,丈夫可以說就是只負責賺錢,一切事情以妻子為中心,我們若一起活動,丈夫基本不參與評論,若有需要他參與評論,他也會點到為止,無疑看得出他也是將妻子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
久而久之,我就會反思我們之間的相對關系,我好像一直都沒有什么地位,只是追隨著他的步伐,似乎可有可無,這時候我在心中對對方有所期待,期待我們也是朋友那樣夫妻關系,丈夫永遠以妻子為中心,當這個期待一直在心中縈繞的時候,若出現任何一丁點來自對方的指責,我馬上就會覺得自己超級的委屈,因為現實與我的期待產生距離,我心中對對方的那種期待不但沒有靠近反而越行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