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步月
—01—
今天是江蘇一年一度的公務員省考日,單位里很多的同事都去參加考試了,此情此景讓我回想起上一年自己的考試。
上一年的這個是時候我也參加了省考,也是周六,不過日期是3月12日。
因為從大三暑假就開始看書積累,考前2個月又和室友一起刷真題,所以筆試第一雖然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對于面試,我心里是發怯的。許久沒有在人前接受審核式的講話,又因是第一次參加,不懂流程與規則,思前想后決定報名參加面試班。
那段經歷只有15天,卻是我大學生涯里最辛苦的一段時間,因此記憶猶新。
剛開始的兩天都是上午8點才到課堂上,后來覺得時間不夠用,7點就跑到教室;晚上的回家時間也從9點推遲到10點,再到11點。
前7天甚好,精力跟得上,進步也很快。但從第8天開始,明顯得感覺到瓶頸期到來,思路停滯,昏昏欲睡,晚上睡覺前開始覺得恐慌,只能悄悄地流淚,緩解心里的壓力。
每個報班的學生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個時候怎么辦?
只能硬著頭皮向前沖,捱過這最難的幾日。
每天早晨起來對自己說:月華加油!每晚睡覺前拿出一套往年面試真題,用手機錄自己答題的全過程,然后播放給自己看,聽語速,聽情感,看神態。答完題目再對自己說幾句鼓勵的話,倒頭就睡。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考試的那天早上。
考完,從考場出來,感覺鼻翼微動,想哭,抬頭看看天,陽光正好。
為什么哭呢?不是因為慫,是因為我知道我戰勝了自己。
不管考取的結果怎樣,我知道我盡力了。
考取公務員只是一件小事,舉這個例子是想說什么呢?
逼自己一把,戰勝自己的惰性,讓自己取得想要的結果,太爽了!
—02—
不管是什么事情,盡力了,拼過了,有了好結果,總是覺得很爽。
我有個朋友參加今年的考研,考前幾個月學的昏天黑地,我感覺我都不認識他了。成績出來,399分,開心啊!這個分數應該可以夠他考上報考的大學了。身邊的人都為他開心,而我記憶最深的是什么呢?是他帶著濃重的鼻音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很累很累;是他現在聯系了4個導師,仍舊沒有找到合適的導師時的焦急;是他在為復試做準備的付出;是他一顆懸著的心遲遲無法落地。
有一個大學同學,從大三就開始為考銀行做準備,買真題,做真題,看熱點,填網申。從9月份到11月份,他陸陸續續投遞了超過30家銀行的網申,每一份都填寫的很認真。
早上當他的室友還在睡夢中時,他就悄悄地出門,前往圖書館;晚上室友在玩游戲時他就對著電腦填寫網申。后來陸陸續續的收到銀行面試通知,他又開始報面試班,付出金錢、精力與時間。最后有三家銀行錄取他,他選擇了其中一家,現在在單位里很努力的工作著。
他說:我最不遺憾的就是在該盡力的時候盡力了,幸好如此,否則我都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里。
在該努力的時候要努力,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03—
現在因為雞湯盛行,很多人忌諱談努力,談付出,好像提起努力就會被別人嘲笑,努力這個詞也被別人嗤之以鼻。
但事實是,絕大部分人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很努力。
那些運氣,那些后門,那些不為人知的道路,總是少數人才具有的。而我們是普通人,是相對公平的在競爭。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之前,不是去想我該怎樣做才可以把事情做好,而是去想:即使我努力了,結果也不一定會好,那我為何還要全力付出呢?
這是在給自己找借口,找退路。既然借口有了,退路有了,又何必再去努力呢?
正是這樣的思維導致他不愿意去拼盡全力,不敢去拼盡全力,結果只能是惡形循環。
—04—
借用別人的一句話: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
時下流行時間管理,各種效果卓越的時間管理辦法吸引著人的眼球,博取著人的關注。很多人看了很多的時間管理方法,去學習,記去錄,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好像只是多了一個談資。
番茄學習法最為流行,但是很多人卻把這個方法用在瀏覽微信,狂刷微博了。這個看25分鐘,再看那個,休息得當,不亦樂乎??!
與其學習各種時間管理方法卻做不到,還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做應該做的事。
很多牛人都為自己的事業忙碌到深夜,他們不是感覺不到辛苦,但是他們樂在其中。在這個過程,他們看得到自己的付出,體會的到成就感,這種正面激勵鼓勵著他們前行。
當努力成為了一種習慣,便不會覺得辛苦,也不會考慮值不值得,因為他們只想在全力以赴之后,看到想要的結果。
這是一種努力的態度,很稀少,很珍貴。做到的人不說,因為他們很忙。
我在學習這種態度,在努力,在實踐。
希望我們都可以。
我是步月,堅持原創,定期更新。
喜歡我的文章就為我點贊吧!如果可以專注,我們可以多說說話,多好。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