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40歲時回首往事,流下淚水

文|步月

不怕失敗,怕的是沒有奮斗過,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01

簡書無戒說:她當年關注的寫作者中,現在還在寫的,僅剩不到10%,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慘。

想要堅持下去真的很難。

一個人主動做一件事,如果能夠堅持下去,需要強大的動力,伙伴的支持與鼓勵,時不時出現的驚喜的激勵,還有,痛苦的磨礪內心。

中間會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想要放棄的時候。

放棄,在那一瞬間是件舒服的事。

02

昨晚,面對手機,苦思冥想寫不出東西,除了痛苦,我想不出其他的文字來形容那種心情。

就像一個胖子,每天只知道吃,從來不動,有一天他決定要去減肥。是的,他很想去減肥,但是,這很痛苦。

像從沼澤中脫身一般艱辛,邁出一步仿佛就會要了一個人的命。

腿上的肌肉在顫抖著反抗,肚子上的肉在抖動著拒絕,內心里的黑天使壞笑著說:放棄吧!舒服的躺在床上,看看喜歡的電視劇吧!多幸福!人生不就該這樣過嗎?這才是享受生活呀!你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

我開始思考這樣做的意義。

我不想被40歲的自己嘲笑,不想在40歲時被后悔的心情淹沒。

放棄是件輕松的事,但是有幾個人敢細細的回想當時放棄時的心情?

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會對放棄時的心情避之不及,那種認輸了的心情真不是滋味,會有很多懊惱與不甘。

借用其他作者的一句話:現在,你努力不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那你以后,就會用大把時間,去應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03

關于寫作這件事,我也在堅持中,每天早晨6點前起床,趁著思路清晰,開始寫作,能寫多少寫多少;然后去跑步,回來洗澡,上班。因為工作繁忙,白天沒有時間去閱讀或者寫作,只能晚上回到家之后繼續寫,繼續讀。熬到11點,發文完畢,開始休息。

這真是件痛苦的事。

我想很多人無法理解我為何這樣做,可能會想:你一個公務員朝九晚五,本該好好工作,干著固定的工作,拿著死工資,慢慢積累,好好過日子唄。瞎折騰什么呀?

有時候自己也會這樣想。

可是為何仍舊選擇這樣做?

因為我怕到40歲回首往事時,我會后悔,然后帶著滿滿的遺憾,嘆了口氣,對著心里的沖動與愿望,無奈的搖了搖頭。

20多年的時光一晃而過,而我沒有為某件事盡過心。這是多么令人痛苦的一件事情。

04

人們常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雖然現在開始,為時不晚,可是還是會心有不甘:如果,如果大學時就能夠認真的想一想內心的渴盼,也許我會讀很多書,做很多讀書筆記,記錄很多生活的細節,描述很多我接觸過的人,感動過的事。

大學里的時間相對而言是充裕的,行動是自由的,然而因為沒有直面內心,錯失了如此寶貴的時光,心里著實覺得遺憾。

所以我想,四年后呢?四年后我應該已經有了家庭,有了寶寶,生活壓力增加,時間被各種事情擠壓,能夠自己掌控的時間是少之又少的。那個時候再回頭看2017年的自己,應該會覺得當年的她時間也很充裕,行動也很自由。

所以我不想把這些時間浪費,想趁著現在好好的增加儲備,提升自己。

05

昨晚23點的時候我給曉多發信息說:自己不適合熬夜。

自己覺得身體孱弱,熬夜很痛苦,頭暈眼花,第二天早晨起來也會覺得不舒服。

今天早晨打開微信時,看到曉多23:23時回復的信息:剛回家。

難怪好幾次10:30發語音時聽到他身邊很嘈雜,應該是他坐著車子回家的吧!

有時候看看身邊的人,才真正明白:比你厲害的人,比你更努力。

如果每晚11點入睡,早晨5:30起床,還可以睡6個多小時,已經足夠了。

早晨參加群里打卡,然后看書或者寫作半小時,穿上運動服出去跑步,迎著朝陽,迎著春風——能感覺到越來越年輕,越來越舒適。

我男友問我,你參與這個打卡有什么規則嗎?我說有,群里有定規則,但是沒仔細研究過。因為我只知道打卡后,我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做自己能做的事,讓自己充滿陽光與力量,然后開始一天的工作。

喜歡這種感覺。

現在很多人會進很多很多群,可是受益卻不多。為什么呢?因為他沒有弄明白,進群,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打卡而參與打卡。

我見過有些早晨打早安卡后又去睡覺的人,這樣做就自欺欺人了。

06

圈子是自己選的,融入各種圈子是自己決定的。身邊的小伙伴,全部給予我鼓勵與支持,于是我并不是一個人在堅持。

不孤單,有力量。

保爾柯察金的那句話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當我40歲、80歲時回首往事,可以感謝現在的自己,不想后悔充斥心田,不想淚水蒙了雙眼,不想只是沉著聲音告訴自己:平凡可貴。

可貴嗎?奮斗過后的平凡確實可貴。

共勉。


我是步月,定期更新。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和最好的你。

如果喜歡記得點贊,如果可以關注就是真愛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