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我們確定了分區方案之后,就可以開始安裝雙系統啦。
前期準備
重點:裝系統之前一定要準備一個U盤啟動盤,出問題時候可以馬上進PE恢復!!!血的教訓!
我建議對磁盤進行分區、重建MBR等操作都在PE里面完成。制作U盤啟動工具可以使用大白菜。
卸載電腦上原來安裝的Linux
并不是把裝Linux的硬盤分區格式化就行了,這樣電腦會變成磚頭的!因為Linux用grub2引導開機,直接格式化就沒有開機引導程序了。所以說一言不合就進PE。
duang!下面是步驟:
- 開機前把剛才使用老毛桃制作的啟動U盤插進電腦,開機就狂按F12(不同型號的電腦這個按鍵不一樣,聯想是F12,可以自行百度)
-
選擇U盤啟動
-
啟動Geniusdisk分區工具
-
格式化之前安裝的Linux分區(此處可以把這些分區刪除掉,重新安裝時再分區,也可以不刪,到時候直接選擇哪個分區是根分區,哪個是home分區等)
-
重建MBR,這樣再開機就會直接進入windows,而不是黑屏了。
準備centOS 7的安裝鏡像
- centOS 7的的安裝鏡像可以從官網上下載。另外下面這些可以幫助理解應該安裝哪個。
- CentOS-7.0-1406-x86_64-DVD.iso 標準安裝版,一般下載這個就可以了
- CentOS-7.0-1406-x86_64-NetInstall.iso 網絡安裝鏡像
- CentOS-7.0-1406-x86_64-Everything.iso 對完整版安裝盤的軟件進行補充,集成所有軟件。
- CentOS-7.0-1406-x86_64-GnomeLive.iso GNOME桌面版
- CentOS-7.0-1406-x86_64-KdeLive.iso KDE桌面版
- CentOS-7.0-1406-x86_64-livecd.iso 光盤上運行的系統,類擬于winpe
- CentOS-xxxx-LiveCD.ios 和CentOS-xxxx-bin-DVD.iso有什么區別?前者只有700M,后者有3.8G。其差別不僅僅在大小上,其更本質的差別是,CentOS-xxxx-LiveCD.ios只能加載到內存里運行,不能安裝。CentOS-xxx-bin-DVD1.iso才可以安裝到硬盤上。
- CentOS-xxx-bin-DVD1.iso,CentOS-xxx-bin-DVD2.iso分別是干什么的?前者是3.8G,后者是500M。其差別是DVD1是CentOS的安裝文件,DVD2是CentOS的一些軟件(就簡單實用CentOS來說是不需要的)。
-
下載了安裝鏡像之后使用ultraISO把鏡像寫入U盤。
-
另外還需要把ISO鏡像文件也拷貝到U盤中,不然安裝時候會說找不到img文件,但是CentOS 7的安裝文件大小為4.03G,剛好超過fat32文件格式4個g的最大文件限制(囧)。這里解決的辦法是把iso鏡像中package文件刪除再拷貝到u盤里。
開始安裝雙系統
當時我參考了這篇博客。
-
仍然是F12, 選擇U盤啟動,不過這次不再是winpe的u盤啟動盤,而是剛才制作的centOS 7的安裝鏡像盤。然后會進入到這個界面:
選第一項“Install CentOS 7”, 按TAB鍵,將下面出現的命令改為:
vmlinuz initrd=initrd.img linux dd quiet
然后找到自己u盤的盤符,一般電腦只有一個硬盤的話,u盤的盤符就是sdb4, 如果有兩個硬盤,應該就是sdc4,大概能猜出命名方式。
- 重啟電腦(怎么重啟?電源按鈕呀),重復步驟一、二,但這次輸入的命令行是:
vmlinuz initrd=initrd.img inst.stage2=hd:/dev/sdb4 quiet
之后就會進入圖形安裝界面
這個界面會讓你選擇是最小安裝,還是順便安裝一些軟件什么的,這個根據自己的需要,你是用來架服務器,還是桌面應用。
還有一個KDUMP那個功能看其它人說可以關閉,好像比較雞肋,我也沒有深入研究,就給enable了。
-
安裝位置這個界面選擇自己分區)
這里怎么分區可以看這個系列博客的第一篇,講了如何安排自己的分區,另外關于文件系統的對比,請參考百度百科。
最后,有沒有一種Mac OS即視感。。。
下一篇博客我將講一下安裝好CentOS 7之后需要對系統做什么配置。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往往很多人講了安裝,沒有講配置,尤其是包管理器yum源的配置等,很多新手裝好系統,興沖沖地開始裝軟件,卻經常發現package not found
,但明明是按照教程敲的命令,為什么就不行呢?
所有這些問題,在后面的博客里,我都會盡量詳細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