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過去的應試教育中,傳統的“說教式和注入試”捆住了學生的手腳,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只能讓學生機戒的接受、被動的學習。而在今天全面推行的素質教育中,“啟發式”已在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她激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所謂“啟發式”顧名思義即為:啟是發的條件,發是啟的結果。要求學生發的好,首先要教師啟的好。這種方法充分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下面我以小學數學中“七的乘法口訣”這堂課為例,淺談在數學教學中的幾點啟發方法。
一:激疑啟發(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歡樂活潑的教學氣氛,和諧融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輕松地邁進“知識宮”的大門。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如我在上課之前,先讓小朋友們唱一首兒歌《小星星》,然后親切地對孩子們說:“小朋友,你們都是可愛的小星星,那么在今天這堂課中,哪顆星星最閃亮,就會得到老師獎給你們的許多小星星哦! 想不想得到呀?”。這樣的開端,既緩解了課前緊張的氣氛,又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導入新課是進行新課的過渡階段,要求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揭示新課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如我在上新課之前先復習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讓同學們背出1—6的乘法口訣,隨即用課件把1—6的口訣表展示在屏幕上,再抽一生豎著讀第一排,邊讀邊找規律,啟發孩子們說出”一六得六“的下面接著會是什么呢?自然地導入新課,這樣的安排為學習新知識起到了搭橋的作用。
激疑啟發對于數學課中的新課引入和講解過程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
二:點撥啟發(直觀教學、激發興趣)
直觀教學是通過學生手擺、眼看、耳聽、口說、腦想等途徑,幫助他們對所學的內容形成鮮明正確的感知表象。她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模具直觀:利用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具,有目的、分層次演示。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寓知識于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如在講述例一時,我拿出自制的黃色小魚模具,讓孩子們觀察:同學們一下子感到新鮮有趣,很快答出這是一條魚,由三角形組成。我把這條魚貼在黑板上,又拿出零散的小三角形,拼出和它一模一樣的小魚,邊拼邊數,剛好七個,從而讓學生看出一條魚由七個三角形組成。這樣的模具,形象、直觀,學習“七的乘法口訣”就迎刃而解了。
圖像直觀: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魅力。在本課中,我充分利用投影的直觀性、清晰性,設計出與本課有關的教學圖片,使教學生動有趣,使學生愛學、樂學。如在教學例一時,我在屏幕上展示了魚圖,讓學生觀察:同學們爭著搶答,在講訴“做一做”第一題時,2009年二月份的月歷出現在屏幕上,孩子們直觀清晰地看出一個月四個星期(四個七天)的排列規律,輕松地完成了此題。最后、在本課結束前,屏幕上又展示出1—7的乘法口訣,(引導同學們回答: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的乘法口訣,它是什么呢?)首尾呼應,再一次揭示了課題。
操作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能調動多種感官的協同作用,符合小學生愛動的特點,形象直觀的學具操作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如我在講述例二:7X4=28、4X7=28時,讓學生用圓片擺出這兩個算式的圖形,再引導孩子們橫著看:4個7相加得28,豎著看7個4相加也得28,又如在講述例一時,讓同學們用三角形拼小魚,孩子們清楚地看出一條魚由7個三角形組成,為教授新課做好了鋪墊。
點撥啟發是誘導學生的積極思維、點重要害、揭示矛盾、指出問題、指明關鍵、撥開疑云、啟除障礙、導出思路、糾正方向。
三:類比啟發(精心設疑,鼓勵發問)
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思維,以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鼓勵他們好問、敢爭的勇氣,啟發誘導他們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從而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如我在講完例一后,提出問題:口訣是根據算式得來的,那么口訣與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口訣與口訣之間有什么規律呢?讓孩子們思考、討論,并找出不同的問題。又如在教學例二時,由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再讓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共同回答,同學們思維活躍,各自發表了不同的見解。
類比啟發是能獲得問題解決途徑的最好方法。
四:導引啟發(開展游戲、寓教于樂)
低年級孩子生性活潑好動,自控力差,好奇心強,游戲是最好的樂學形式,又能融知識趣味于一體,是一種極好的益智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趣,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如在講完“七的乘法口訣”后,為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口訣,我采用同桌之間、小組之間、男女同學之間、老師和同學之間對口令比賽,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昂然,很快記住了口訣。在本課結束前,我又設計出“找朋友”游戲,全班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參與,很快找完了一七——七七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既記住了口訣,又提高了同學們的興趣,從而使本課達到了高潮。
導引啟發可以使學生在共同合作中積極思維,形成合力,共同提高。
在數學教學中,要想真正引導學生,就要鼓勵他們的積極性,而不是壓制他們,要啟發他們而不是代替他們作論斷。要想達到這一要求,還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堅持不解的實踐,總結出更多更有實效的啟發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得以充分發揮,最終使學生能獨立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教法靈活多樣,教師要善于改進教學方法,并把各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創造地加以運用,合理地采用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使學生自始自終都參與到整個教學的全過程,才能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魅力,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玫子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