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群"說
? ? ? ? ? ? ? ? ? ? ? ? ? ? ? ?郭曉楓
? ? 國人怕孤獨,于是有了微信。微信時代,熱鬧如白蟻一般無孔不入,看著自己的時間被碎片信息一點一點侵蝕,人們光顧著開心,少有痛感。作為微信的衍生物,"群"更讓人無處藏身,總有人掘地三尺將你拽進各種名目的群,與現實中的群處不同,網上的群處有自己的潛規則,說穿了,也是在"勒索"你的時間。
? ? 在群的面紗下,隔著手機,你的對面明明是一群人,卻常常"有呼無應"。每被邀請加入一個新群,初來乍到之人,習慣于打聲招呼,至少也會發個拱手的表情符號,這算是你投石問路。有時候,你的投石其實打了水漂,類似于無人區的沉默就是對你的回應,一般而言,群里的人越多,越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人越多,熟人就越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電視劇沒有說清楚的,現在由群繼續解釋給你。人們很快明白,入群的最好方式是推門就進,往那兒一"坐"保持沉默。在群的世界,以不變應萬變,沉默是最好選擇。
? ? 后來我才知道,為何加入這么多的群,卻總是冷清。我很贊成一篇文章對此現象的分析,那是因為缺少一個意見領袖,大致相當于領頭羊的角色。我想,這樣的角色對人的要求很高:愛表達更會表達,知識儲備豐富,天文地理新聞八卦,無所不通,既風趣幽默又有煽動性,讓人一聽就有回應的欲望,關鍵還在于,他有時間。同時滿足這幾樣的人,很少,沒有這樣的角色,群的沉默便名正言順。
? ? 因為是群,必然會有不同性格的存在,在沉默的大背景下,總還有些動靜。甚至有人深以此為樂,而且堅定踐行眾樂樂的信念,并不在意有沒有回應,段子、小視頻、各種標題誘人的鏈接一股腦兒全發上來。于是,某幾個人便是沉默中的亮點,其他成員仍一言不發,但都有一顆好奇的心,尤其鐘愛小視頻,遇到網速慢時,那個圈轉啊轉啊,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終于等到畫面流暢的播放,各種笑聲響起在沉默的群外。高興的,投桃報李,再輔之以各種表情,比如一排豎起的大拇指,是最常見的。
? ? 遇到投票,群成了很多人救急的后院。病急亂投醫,票急亂投群,那可真是群到用時方恨少呀。一番解釋,諸如需要先關注公眾號,再點擊第幾號選手即可,或無需關注直接投票。這種事在同學群和工作群里會得到很好的回應,熟人比較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禮尚往來,保不齊明天自己也會為此事有求于群。或者人緣好,或者是單位的領導,很快就會看到群里嗖嗖嗖地響應,為表明自己的誠意,一張張投票成功的截圖跟著就發了上來。一些較為生疏的群,偶爾也會有零星的回應,大概人家多少也有一種投人一票勝造七級浮屠的善心吧。總之,投票是最聚合群力的行為,這和國人骨子里愛幫人忙有關。
? ? 群還是一個大秀場。在幾個詩詞群里,每天的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人將自己熱乎乎的"新作"發布到群里,就我個人眼光看,那些詩,尤其是古體詩,讓他們成功地給逆襲為打油詩,白話到小學三年級就知其意。這樣的"作品",博自己一笑也就罷了,非要拿出來"強奸"那么多人的眼睛,真不知該讓人如何是好?我一邊迅速地清空,一邊在心里一百遍地默念"阿彌陀佛"。
? ? 有時會在工作群里看到莫名其妙的東西,比如一個表情,再比如一段家里場景的視頻,我正納悶,發布者馬上在群里道歉,誠惶誠恐的樣子,說是自家小寶寶拿著手機玩,不小心給發到群里的。我就詼諧地想,群,要從娃娃抓起?如果是,真希望他們是有趣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