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一開始看的電子版本,看的時候沒有走心,電子版本有些累。于是還是決定買回來讀。用了兩天時間,帶著低沉的心情,還有那么點期待的希望跟著書中情節的跌宕起伏看完了,讓我有種敬佩之情。
12歲的阿富汗少爺阿米爾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但是在一次風箏比賽后,發生悲慘不堪的事,讓他感到自責、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后,他隨著父親逃往美國。在成年后,父親去世了之后,未來贖罪,再次踏上遠離 了二十多年的故鄉,卻發現了驚天的謊言。他戰勝了自己,找回了哈桑的兒子。
前部分說的是童年,因為阿桑自私、懦弱將美好和友情毀于一旦。我很為阿桑心痛,因為他只是一個孩子,他只是想得到更多的父愛,但是父親是一個拉扯成兩半的人,所以在面對阿米爾的時候有了更多的嚴厲。
哈桑對阿米爾的友情“為你,千千萬遍。”讓人感動到哭。有幾個人能遇到一個這樣愛你的朋友。為了幫忙追那風箏,受到了凌辱也不放棄風箏,因為他知道阿米爾得到這風箏就能讓阿米爾多得到一點父愛。
對于一個已經失去母親的孩子,而且一直在內心覺得是自己害了父親的妻子,所以他希望父親愛他,不想分割分割父親的愛。阿米爾的內心和父親一樣痛苦著,所以他為了父親的愛,懦弱了,背叛了友情 。
其實我們一樣在面對有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無法戰勝自己懦弱的時候,我們在面對街上老奶奶摔倒的時候我們會猶豫,會考慮自己會不會被訛。
但是,阿桑把阿米爾當朋友,同時也明確了自己的地位,因為他的“忠貞”和阿米爾的膽怯,懦弱,卑劣形成了對比面,所以阿米爾害怕,他選擇逃避,選擇了陷害,因為他是個孩子他不知道那樣的結果會有多大的傷害。他覺得只有趕走了阿桑自己心里才會不那么難受。但是,錯了,就如文中寫的那樣“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哈桑帶著不完美來到這個世界上,可是他卻要一個完美的心,懂得感恩,為友情可以赴湯蹈火,心地善良、淳樸。就像他教育自己孩子“甚至連傷害壞人也是不對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還因為壞人有時也會變好。”他擁有一顆天使的心。命運對他是不公的,沒有給他一個好家庭、好身份、好母親,生下來就是卑微的,得到別人恥笑的。就連到死也不知道自己親生父親是誰,多么可悲。拋棄他的母親,讓他受 多少恥辱,可是當母親再來找他時候,他接受了,并且悉心照顧,也讓母親在最后幾年的日子里安度最好的時光,讓她彌補的自己犯下的錯,讓母親救贖自己。沒有阿桑的寬容,母親會在痛苦、自責中離去。命運有時候又是公平的,阿桑的母親這么漂亮嫵媚的一個人,可是最后到處傷痕累累,臉上被劃了刀痕,最得意地方成了最失意,這也是一種報復嗎?
之前聽別人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一個父親他有幾個孩子,不過厲害的是幾個孩子都不是一個媽媽生的,他欺騙別人,還讓別人為自己生下了孩子,而且他很自信的說自己有錢那些孩子日后自然會來找自己的。想想這位父親,人性的缺失,縱有一天要為自己的錯誤買下單。
對于阿米爾的父親,他做錯了事情,一直自責自己,也在救贖自己。
“當罪惡導致善行,那就是最大的救贖。”
他對需要幫助人給予幫助,他建立恤孤院,他為了一個婦女挺身而出。他欺騙了孩子,但是他一直在為自己孩子給予彌補。在美國逃亡的生活中,他一直在適應中,可是對于他的孩子他盡了自己的努力。
阿米爾的妻子,總是在我腦海中想象她是一個多么溫文爾雅的女子,她有一個善良的心。在愛情面前她坦誠,她告訴阿米爾她不堪的過去,她感動,感動阿米爾能受她的過去。在阿米爾告訴她要帶索拉博回來,而且坦白一切的時候,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可是她接受了,帶著期待,希望這一天快到來。
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重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走上贖罪道路,勇敢的面對成為塔利班的阿塞夫挑戰,坦誠的面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也面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一面,救贖了自己。
書中故事交織著我們整個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主題:愛情,友情,親情,恐懼,愧疚,贖罪。沒有人一生中不做錯一件事情,但是在現今社會中我們最缺的就是為了自己愛的人坦誠,我們最缺的就是懂得有人些人有些事情是需要用生命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