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姚鼐曾經一路風塵,在《登泰山記》里道:“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初看我曾覺滄桑,經此蘇南一去,才知道里面寥寥幾個地名含多少崎嶇,又透出他多少風流態度。
?二十一世紀,我借助現代交通工具,穿滬蓉、滬瑜兩條高速,奔蘇州而去,過武漢,嘉興,蕪湖,銅陵,街亭。再穿烏鎮,紹興,蘭亭,橫店,景德鎮而歸。然我的目的是尋自然之本,卻避居在現代科技的產物之中,兼破壞自然,使我多少懷疑自己的誠意。
?但旅行畢竟開始了。
?蘇南一派都是文人之旅,江浙自古富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讀書人多,大師多。一路上過的文人故居多。蘇州,陸文夫、南懷瑾故居,木心少年時居所。小小烏鎮,與茅盾木心二人又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紹興,看魯迅、周作人 ,兼閱了百草園三味書屋,還看了看魯迅描繪的皂角樹,根系粗壯,暗喻了一百年前這個家族的富裕。
?第一站是蘇州。皖南民居風情自然,居于其中的人也悠閑。晚上八點幾乎就沒有店鋪開門了。早上太陽剛生,蘇州才顯出全貌,依然保持它古老的樣子,老城區是低矮的房屋,新城區是高大的現代建筑和錯綜復雜的立交橋。讓人恍然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蘇州的城市建設很講究藝術,即使是公交站也透露著建設者的用心,時時透出文化味。太湖域廣水深,周邊寂靜無人,晚上聽不到一絲嘈雜,像千年前一樣安逸。于是心里暗暗決定,老了一定來這里度過余生。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這兩句詩對我是致命的誘惑,于是寒山寺是不得不去的了。寒山寺被整修的幾乎看不出古時模樣,商業化嚴重,多少有些失望。也有驚喜,是寒山寺上的幾句詩,原汁原味:“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一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寒山寺的變化天翻地覆,幸好多少讓我找到一點僅存的欣喜,一瞬間心里感到安慰和愉悅。
?之后是烏鎮。我踏進烏鎮的第一步,迎面而來的是全球互聯網大會的標語,還有滿城喧囂修公路的嘈雜。我黯然,其實我不是個喜歡凄凄切切的人,但是這種淡淡的愁思總縈繞在心。千年的古鎮和現代化的沖突映入眼簾之時是如何的刺眼,傳統與現代的矛盾是如何的尖銳,霎那都在我的腦海中回旋,以致半晌沒反應過來,沉沒在思緒里無言。
?進東柵,幾經周折找到木心紀念館。走進木心一如想象中沉靜。木心的大幅照片做成等身像直立在地上,周邊寫的都是他的精粹思想。我問工作人員,陳丹青先生還經常來嗎,工作人員說他是經常來的,每月都來。我想世間最寶貴的感情也不過如此了吧,你于世,我珍惜和你的情誼,常來常往。你逝世,我便時常來探你,記你于心。
?有時候會從人生之戲里跳出來,笑一笑自己。旅行會給人這樣一種錯覺,似乎時空中的每一個點,都觸手可及。
?兜兜轉轉,來到紹興。下車便是蘭亭。當年揮毫不羈的羲之 ,一筆寫下蘭亭序。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我這里是沒有絲竹管弦之盛的,幽情也沒有,只有一個孤落人坐裊裊之地,看一看清泉青竹。繼續上高速,不遠處就是徐渭的墓,緊挨印山越王陵。我笑他畫了一輩子的畫,到底會選地方,好風水,合衣臥倒王陵睡,沾一沾帝王之氣,過一點靈氣給自己。
?往家的方向走,走走停停,終于到了黃山。迎客松向我招手,奇絕險怪的山路和景。不停的向上攀,猛然間懂了古人所說的山下,山腰,山頂的真諦。人處在不同高度的時候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也許先人正是想到這一點,想告訴我們人生無論位于哪個階段都有它自己的美和難。不流血流汗,怎珍惜眼前奇觀?
?到了黃山品當地特有的茶。一葉參,入口甘甜不失遺味。九巖玄武,俗稱乞丐茶,卻有皇帝一樣精致的口感,先苦后甜,回味無窮。郁蘭香,入口柔和細謹。禪茶一味,喝的我愛不釋口,只好通通帶回家。
?最后一站是景德鎮。瓷器之鐘在此轉了千年,到歐洲,到美洲,到世界各地。精致的瓷器如畫,價高不敢奢望,然看一看還是可以的。我有惜美之心卻無攜美之意,只好拍照留念了事。
?跑完這三分之一個中國,古韻遺址少,自我遐想多。不禁疑惑,有什么是時間帶不走的呢?我看街上來來往往的車流與霓虹,想著這一方土地上的人是否也曾記得他們的先人于此唱過歌賦,和過詩詞?在一衣帶水的鄰邦找到過另一方天地?還是就于此終老,不管過去未來?
?好在,最后總算被我尋到了打開過去與現在的密碼。方言。我聽一方水土上的他們說著同一種語言。各地的方言千差萬別,也許是歷史和現在唯一的紐帶,是時間駛過的證據。我眼前劃過無數種可能,現代化的都市,古味濃香的漢唐。香奈兒的名牌服飾,精致絲綢的漢服曲裾。我看到所有的人擁有同樣的靈魂,甚至想著一樣的,關于某種生命本身的秘密。
? 終于回到故土,像重新落在了地球上。上帝借我之口做了耳語,我卻只看到一抹流暢的唇形,美的已是一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