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白,在我進入長投課堂之前,我連“小白”是什么鬼都不知道。
花了9元,上了21天的理財零基礎課程后,我終于知道,自己就是那個理財小白。
所以,不難猜到,在我連理財零基礎的知識都不具備時,我的財務狀況該有多糟糕……
幸好,這負債累累的生活也終于讓我意識到:我!要!改!變!
內心這么一吶喊,上天就給我送來了長投課程的報名鏈接,以前感覺理財是離我很遙遠的事!
從開始的半信半疑,到后來我每天期待著晚上8點的課程,晚上再累也堅持把作業完成,那種學習到新知識、新技能的滿足感讓我有一種重返校園的穿越感。
而這種穿越感就如一切都可以重來那么讓人興奮。
我到底興奮什么?
我所吶喊的現實了呀!
長投21天的理財零基礎課程給我帶來了由心而外的改變:
意識的改變
知識的改變
行為的改變
首先,是意識的改變,以前的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盲目樂觀者,我覺得“以后”就會有錢,我覺得我還有“大把”的時間,我覺得關于錢的一切問題都會“慢慢”好起來……
直到我37歲了,信用卡欠款已大大超出了我的還款能力;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樣的段子:想在一線城市買房子,你得先活個200年,再向老天借個500年!
我把計算器按破了,發現自己至少得借個800年……
于是,我無法樂觀,只剩盲目。。。
在我以前的概念里,錢,是必須靠自己一分一毛地賺回來的,不然別人怎么總說每分錢都是有血有汗的呢?!
但我卻不知道還有人說,要學會錢生錢,要懂得杠桿原理,要知道復利的厲害,要看《成為巴菲特》紀錄片……
我以為投資那是有錢人的權利,沒有閑錢哪來的投資?我以為股市=黑市,只聞股民跳樓,不見股民發財,這讓我對股市敬而遠之。
理財知識的匱乏,直接導致了我對理財產生嚴重誤解與偏見,也讓理想的生活跟自己背道而行。
長投課堂對我上面的種種總結了一句:“窮人思維”。
這才意識到,原來要成為一名富人之前,我首先得有富人的思維。
要現實自己的理想生活,必須以目標為導向設定每一步的計劃并持之以衡地執行,如果要用時間去換錢,那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時間單價不斷提升,當我們可以只用錢來賺錢時,這就是財務自由。
實現這一切,我們需要具備專業的理財知識與技能,而這種技能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例如長投的理財課程。
所以,我的意識開始得到了改變,我讓自己時刻記住:富裕,是我們每個人與生具來的權利。
接著,是知識的改變,我把股市當黑市源于我對投資理財市場知識的匱乏,現在,我從學到的知識中了解到我仍要努力的方向:
我知道了不同投資產品的定義及風險,所以我要繼續學習如何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
我知道了股票就是一家企業的價值體現,所以我要繼續學習如何去評估它的實際價值;
我知道了基金定投存在五大誤區,所以我要繼續學習如何量化分析,調整策略;
我知道了投資不等于投機,所以我要繼續學習正確的投資心態;
我知道了資產要合理配置,所以我要繼續學習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平衡。
一句不過時的老話:知識就是力量。時刻提醒自己:專業知識有多薄弱,風險就有多巨大!
最后,就是行為的改變,單單意識和知識改變不會影響結果,行為才會。
于是,課程結束后,我給自己列了清單:
不再開車,把手上的車賣掉,每月節省至少2000元開支;
賣掉車的錢為自己及家人購買了人壽保險;
拿出存在余額寶、微信的錢購買了指數基金定投;
信用卡的債務辦理了分期,然后鎖在柜子底下不再使用;
把收入重新配置,50%必要支出,30%投資,20%還債。
在經歷了21天課程洗禮后的小白,重新審視及回顧了自己以往的理財經歷,得出一個沉痛的教訓:我不理財,財不理我!
我慶幸那個偶爾的機會加入了長投,目前的改變將會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狀態,起碼,我看到了理想生活,就在我前面。
長投理財寫作訓練營2期(4組)-牙牙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