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我影響最深的人,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外婆。其實,媽媽和外婆就是一個人,因為媽媽身上的影響力,也是從外婆那里得到的。
? ? ? 外婆八十多了還健在,媽媽已經去世十一年了。人,無論活到多少歲,只要還有母親,就還會像個孩子,面對母親,還是可以撒嬌可以任性的,無論貧窮富有,面對母親時,就是幸福的。失去了母親,就像失去了根的鮮花,雖然光鮮、芬芳,到底還是少點了什么,帶著些遺憾和殘缺,不如根深蒂固開的熱情。
? ? ? 春天,桃花漫山遍野時,我會想她,那是她最喜歡的粉色。她最喜歡吃桃子,小時候前屋后院是塊空地都讓她栽上了桃樹,莊稼地頭也順帶種幾棵,菜地邊上也立著幾棵,不同品種的,只要是桃樹,她都滿心歡喜的照料著。她高中文化,在農村算是很高的學歷了,自己買書學習果樹嫁接,虛心跟果園里的老農請教技術,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跟著她去扒桃膠,黏黏的,很好玩,那時候并不清楚她扒那么多桃膠做什么用,但是我想,她一定不會像別人那樣白白丟掉,除了桃膠,她還會用桃核雕小花籃,打個洞穿上紅繩,戴手腕上當手鏈,那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了。她是那么智慧,那么手巧。
? ? ? 院子里種了一棵5月紅,在蘇北這屬于最晚熟的桃子了,血紅血紅的果肉,飽滿多汁!個頭偏大,但是只有熟透了味道才會酸酸甜甜。軟軟的,像珍寶一樣小心摘下來捧在手心,皮輕輕一揭就掉一大塊,還沒吃口水就嘩啦啦掉下來了,媽媽把揭了皮的那一邊讓我咬一口再讓弟弟咬一口,汁水滴到胸口染紅了衣裳她也不嚷嚷,只是很滿足地看著我們吃,好像比她自己吃還滿足。菜地里還有兩棵蟠桃,是扁扁的那種,這種桃樹可能產量不好,記憶里整個村子就我們家有這種樹,普通的桃子家家種,你有我也有,沒什么稀罕的,能讓我和弟弟在小伙伴們面前無比驕傲的就是這兩棵蟠桃樹了,我甚至一直認為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時偷吃的就是這種桃子,這就是只有神仙才能吃到的仙桃!嗯,拿你的玩具換仙桃,用你的畫書換仙桃,一包華豐方便面能換兩個仙桃哦、、、、、、我和弟弟樂此不疲做著交易時,被媽媽發現了,她趁我們不在家把成熟的桃子都摘下來,分給了村里的小伙伴和老年人。弟弟性子烈,晚上和她鬧,她一邊把米湯里煮的雞蛋撈出來一邊平靜的說: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東西,首先要學會分享的。第二天,小伙伴家送來了一包哈里哈里,說謝謝我們的桃子,隔壁鄰居包了韭菜雞蛋的餃子也端來了一大碗,經常放學回家路過王奶奶門口,只要她屋里有吃的,都會悄悄的向我和弟弟招招手,然后變戲法似的掏出兩塊糖或者幾小塊點心。。。。我想,弟弟一定比我印象更深刻吧,哭了大半夜要媽媽討回送出去的桃子,后來經歷那些事后他再也沒提過了,反而有好吃的第一個就想到王奶奶。
? ? ? ? 山區里的夏天是孩子最喜歡的季節了。光著屁股蛋子下河捉泥鰍摸螃蟹小蝦,咬一根狗尾巴草趕著一群牛羊在山上撒野。把鑰匙栓根繩掛脖子上,挺硬的塑料涼鞋經常跑著跑著就斷掉,害的摔個狗啃屎,膝蓋蹭破皮是家常便飯,爬起來拍拍灰,嘴上說哎喲疼臉卻笑成了歪瓜。疼是不怕的,鄉下孩子皮實,心疼的是涼鞋,擔心回去被媽媽罵,學著媽媽的樣子擦根洋火想燎上又不小心燒到了頭發,沒辦法,硬著頭皮到家把鞋子往媽那一丟,兩只小手擺弄著衣角腳尖捻著地一聲不吭。媽媽從來不像別的家長那樣輪著棍子追打孩子,也不大聲吵罵,她只是笑一笑摸摸弟弟的頭說:媽媽看看有沒有摔疼啊?然后就手從院子里的絲瓜架上捋一把絲瓜葉,用手心揉出汁來滴在弟弟膝蓋的傷口上。至于鞋子,做飯的時候用火棍燒化了斷開一邊的塑料然后迅速和另一邊按一起融合就算修好了。我覺得很神奇,什么在她手里都能變成寶貝一樣,有時候在山上磕了下她也會摘一片蒲公英葉子揉碎了貼傷口。我問她這是藥嗎?她會看著我的眼睛說:藥也沒它好,這個能清熱消炎。有時候她還會用山上采的棗樹葉洗頭,棗樹葉揉碎了是會起少量泡沫的,洗出來的頭發又黑又亮,還帶著清香、、、、、我不清楚這些瑣碎的記憶到底影響了我什么,反正,在我眼里,她和別的媽媽不一樣,我總是刻意想去模仿她,我認為她手里的,才叫生活。
? ? ? ? 山里人靠山吃山,我和弟弟經常捕捉小魚小蝦拿回家讓媽媽做成美味,但是她從不讓我們捉青蛙的,我們上樹掏鳥蛋,別的小孩子動作猛烈經常一窩端,或者狠踹幾腳,一窩鳥蛋全摔地上爛掉,這時候難得能見到她發火,是真發火。不是所有鳥蛋都可以摸回家,有的難得一見的品種碰都不能碰,像麻雀那種一窩給留一個兩個就行了,小時候搞不懂,也不會分辨,總之牢牢記住她的話:她在的時候才可以掏鳥窩,她不在,不準掏!
? ? ? ? 雷雨后她會帶著我和弟弟挎個小筐上山撿地皮,那是一種類似木耳的東西,貼在地上的美味。平時會帶個酒瓶上山抓蝎子賣,大的一只5毛,小的2毛3毛,石頭掀開,拿兩根長長的樹枝當筷子,一下就夾住了,然后丟酒瓶里,我和弟弟則在旁邊崇拜地喊著媽媽好厲害。晚上在葡萄架下吃涼面條,螢火蟲悠閑地從身邊飛過,她捉一只放在蔥葉孔里,像個孩子樣開心地送給我和弟弟玩,并教我們唱——螢火蟲,掛燈籠,飛到西來飛到東,晚上飛到家門口,寶寶回家它來送。
? ? ? 夏天的夜晚經常停電,我們就鋪張涼席在院子里睡,她睡在中間輪流給我和弟弟扇扇子,邊扇邊講故事,豬八戒背媳婦,紅孩兒,牛魔王,鐵扇公主,田螺姑娘,周扒皮,地道戰、、、、、、抬頭是滿天星,那感覺——偌大的院子裝不下我們的幸福!
? ? ? ? 秋收是最忙的時候,我家地不多,老爸是煤礦工人,不種地,媽媽以前是電視臺播音員,為了愛情嫁到山區鄉下,也沒種過地。爺爺奶奶種地,我們就幫忙做些能做的。奶奶說花生起完了,媽媽就帶著我們去撿花生,就是到地里再次翻土撿沒收干凈的花生的意思,隨便誰家的地,只要是別人收過的都可以去撿一遍,還有紅薯也是要再撿一遍的,畢竟農忙時光顧著跟老天爺搶糧食,有時候調皮的弟弟會從沒有收獲的人家地里拔一把,立馬會被媽媽嚴厲的懟回去,我們是來撿漏的,不是讓你偷的!嗯,記住了。
? ? ? ? 深秋時滿山的野果子成熟了,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盡管一股腦往嘴里塞,甜!酸甜!那種美味一輩子也忘不掉,也確信這輩子不會有什么能替代那種味道了!媽媽會把成熟落地的野酸棗撿回家,在鍋里炒熟后放石臼里連肉帶核一起搗碎裝瓶子里,周末的時候我和弟弟寫作業,我和弟弟一人一杯麥乳精,她就在旁邊舀一點酸棗碎放杯子里沖上開水蓋上蓋子燜一會兒,然后安安靜靜地看著老爸給她從城里帶回來的過期的報紙,好的內容就剪下來貼一個筆記本上,看一會兒端起杯子小心喝一口,開蓋的瞬間周圍都是秋天的味道。她有獨處的時間,不管身在何處身份如何,這是她的習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 ? ? 后來我們搬家到市區了,陽臺她養了一百多盆花草,周末的時候弟弟出去打球,我受她影響也偏愛窩在家讀書,當時家里她訂了三種報紙,五六種雜志刊物,我在書房寫一會兒讀一會兒,她在她的花草旁一杯清茶一本書。這點我很像她,或者說模仿她很成功。她為家庭放棄了電視臺的工作,但是骨子里放不下她熱愛的事業,我喜歡默讀,她喜歡放聲朗讀,三十五六歲的年紀了還能邊背著詩歌邊來個下腰劈叉,那是我無比羨慕的女人該有的模樣。有時候讀到很好的句子了她會叫一聲“貓咪,你來,這首詩不錯。”貓咪是我的小名,也只有她這樣叫我,甜美清脆,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樣的午后,是我理想的生活,是我回不去的童年,是我深深懷念卻又不敢過多奢望的眷戀。
? ? ? 家是什么?是放學后開門聞到的飯菜香,是晚自習回來客廳亮著的燈,是陽臺有花有草還有晾曬的衣裳,是深夜媽媽悄悄為我掖被角、、、、、、蘇北的2月其實還算是冬天,還是挺冷的。逢周五周六我們習慣一家四口去礦電影院看電影,爸爸身高一米八幾的魁梧壯漢,媽媽氣質優雅迷人,我和弟弟相差一歲,學習成績都特別好。礦區就那么大,工人吃一個食堂孩子讀一所學校,大家都認識。一路寒暄一路的夸:你家四口真幸福啊,你家閨女又拿獎啦?你家這小伙子有出息,數學奧數又拿個全國第一、、、、、老爸圍著媽媽織的圍巾呵呵傻笑著,媽媽不停叮囑弟弟不要撞到別人,然后把我的手拉的更緊些。路燈把我們的影子一會兒拉的很長一會兒又縮的很短,媽媽那年燙了個張也的發型特別特別的美。后來大學里我還寫過一篇關于這個片段的文章,我說:以后我的家一定也要這樣。
? ? ? ? 每次喊著去看電影的都是弟弟,但是從始至終到了電影院他都在和同學一起玩四驅車,老爸是對電影不感興趣的,基本上電影播放他就也就開始打呼嚕迷瞪了,之所以來,是因為媽媽喜歡,他是陪媽媽來的,至于我和我弟,似乎不讓凍著餓著他就算完成任務了。回到家倆爺們又喊一頓餓,煤球爐上早已熬好了一鍋雜糧粥,麻利地切幾個咸鴨蛋,我們滿足地吃著,她還是滿足地看著,笑著,又去忙活了。
? ? ? 我中學后就讀寄宿學校了,對家的留戀也就沒那么深了。所有美好的回憶都集中在中學之前,我生命里媽媽似乎一直三十五六歲,美麗又有氣質,像電視劇“世紀人生”里的董竹君,穿什么都好看,誰都沒有她好看。那時候小,說不出個一二來,不知道成長環境是可以影響人一生的,只知道從小我的媽媽就這樣,習慣了,也就不稀奇了。但是身邊同學都羨慕我有個好媽媽,她寫很多鼓勵的小紙條偷偷塞我各個書本文具書包里,待我返校時總能時不時發現小驚喜,有一次小紙條夾在化學輔導書里,書借給一個男孩子,他看到我媽媽寫的小紙條:貓咪,要好好吃飯,高中壓力大,別跟別人比。然后這個男孩哭了,跟我要了這張紙條,我因為早已習以為常,沒當多寶貝,在我眼里真的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罷了。直到大學畢業,在路上偶遇這個男同學,非要請我吃飯,又提起此事,說這個紙條改變了他一生。畢業后努力賺錢,有錢就帶媽媽旅游,已經帶她走遍半個中國了。我驚于一張紙條竟有這般魔力,又頓覺自己不爭氣。他問道:阿姨還好嗎?改天我一定要上門拜訪她。說到這我實在控制不住對她的思念,眼淚像洪水般涌出來:她——已經去世快兩年了、、、、、
? ? ? 我回去整理遺物時,翻出她從我寄宿開始到大學接近6年時間每次通電話每次發信息的內容記錄,精確到幾點幾分,通話內容,需要重點叮囑的用紅筆寫,重要的日子用圈畫出來,每次的短信都以對話方式記錄。她的剪報收藏,她的日記,她的讀書筆記,還有我從小學開始每年婦女節中秋節過年等重要日子給她寫的信,賀卡,以及我寫的所有的文章,小學的日記,中學的作文,詩歌,她都認真的做了點評批注,全部完好的保存著、、、、、她走后陽臺的花草無人照料枯的枯死的死,剩下的都送朋友了,老爸一夜白了頭,我們都不敢回家,但又擔心彼此不得不回家,于是打開門,餐桌旁有她的影子,廚房有她的影子,陽臺,臥室,書房、、、、、甚至聽到樓下她在喊:貓咪,快下來搭把手,媽媽買了好多你愛吃的水果!我趕忙跑到陽臺伸出頭往下看:她平時騎的自行車還在那里,用我穿小的毛衣改的座套,弟弟的舊校服改的擋風棉手罩,車籃子底層墊個墊子,她說車籃下面露出的鐵條會把塑料袋勾破,買菜的塑料袋拿回家還可以當垃圾袋用呢!一切都在,我卻再也見不到她、、、、、、、
? ? ? 都說不要讓孩子活成大人的復制品,但是,我一萬個希望自己活成她的模樣,更希望我的女兒也能成長為她那樣的人。年紀大了都喜歡叫“母親”,可我仍舊喜歡用“媽媽”這個稱呼。叫媽媽,我是不是可以永遠還是個孩子?叫母親就老了,在我心里她永遠定格在最美時。
? ? ? 感謝她給我生命,感謝她教我做人,感謝她給我無數美好回憶,我們甚至連一張合照都沒有啊——但有這些,足夠溫暖余生,是我一生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