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白夜行 》 ,給了我很大震撼。讀過中國和日本的一些書籍,覺得日本作家在人性的描寫上更加深刻、更加幽暗。我們日常看到的小說一般都是主角很正義、反派很邪惡,但《白夜行》帶給我心臟一記重錘,壞人未必自愿壞,好人未必內在好。在光亮的社會下面,隱藏無數骯臟。它不是在深夜里。而是在人的心里。
《白夜行 》每一章節里都會或多或少暗示,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但是越了解兇手的故事,越想知道兇手的動機是什么。是什么促使兩個人不斷犯下惡行而不悔改。他們每一次做壞事,動機不一,仿佛是為了金錢、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兩位主角從來不曾說過自己很幸福。
01 ?無法拯救破碎的靈魂
“這個人…是誰?”警官在最后問她。雪穗向人偶般面無表情的答道“我不知道。雇傭臨時工都由店長全權負責。”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她的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她一次都沒有回頭。——正是這個一次都沒有回頭,令人不寒而栗。如果此刻能夠看到雪穗的臉,或許應該就是她最真實的靈魂的模樣。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在雪穗的話里,充滿著絕望卻堅強的情感,也許亮司就是那代替太陽的光。亮司將雪穗從罪惡的孌童交易中解救出來,然而這份拯救的代價太大,以至于他們在今后相當漫長的人生中不斷用謊言和詭計補全著各自破碎的靈魂。
相比靈魂受到的傷害,肉體的痛苦仿佛不值一提。當亮在那個布滿灰塵的房間里看到那不堪的一幕的時候,他崩潰了。當他把剪刀插進父親的心臟的時候,他的靈魂也逝去了。他當時本該調轉剪刀刺進自己的心臟。但他發現還有雪穗。他要向雪穗贖罪,贖他父親的罪。
縱觀全書,桐原亮司是我最惋惜的角色。自小生活在畸形的家庭之中,父親有戀童癖,母親又與店員有私情,那些骯臟不堪的情形不止一次被亮司撞見,幼小的心漸漸被怨恨與絕望籠罩,而雪穗正是此時亮司生命中唯一的光亮,圖書館則是兩人暫棲心靈的避所。能想象到亮司拿著得意的剪紙給雪穗看,而雪穗靜靜地微笑著,那時的笑容是多么無暇無垢。也許只有和雪穗在一起時,桐原亮司才是真實、快樂的。
02 ?暗黑之愛的痛苦
桐原亮司、唐澤雪穗,這兩位主角之間的感情,我無法找到一個準確的形容詞,或許暗黑之愛更加合適。無論桐原亮司與唐澤雪穗到底是否存在愛情。桐原亮司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唐澤雪穗,為她殺人、為她害人。為了幫助雪穗完成她在日光下完美的行走,桐原亮司一直活在陰暗的角落里。與雪穗不同,桐原亮司從未想過要偽裝自己,任憑自己的心不斷墮落腐爛讓人難以接近。
在東野圭吾的筆下,大家會不知不覺中帶著理解、同情的眼光討論雪穗對亮司愛不愛。這兩人的互相守護關系,甚至都要提到雪穗在新店開張前在車里對夏美說的話,“我的生活里沒有太陽,只有黑夜,但是有亮光替代太陽。”好像這么一句話好像就足夠讓大家原諒她和亮司的所有惡行。可是惡就惡,惡人如在黑暗里不見陽光的孤魂野鬼,是在這個社會上存在,卻不是可以被“欣賞”的存在。
不管是一個怎樣的苦楚,都不能以漠視他人生命為代價。我記得被留下了一生陰影的藤井都子、被殺害的奈江、被構陷的一成、被牽制了生活的高宮誠,他們的不幸遭遇,只是因為妨礙了一個童年遭受了噩夢的女人的夢想計劃,妨礙了她修補自己的“美好”人生,妨礙了她對“完美”的瘋狂渴求。說實話,我不覺得一個人童年受過苦就可以有“全世界都為我讓路”的權利。
03 ?難以直視的罪惡之果
罪犯的過錯在于行為,而很少有人可以探視他們當初的內心。不知道是經歷讓他們的人性扭曲?還是扭曲的人性讓他們走向歧路。有時候會造成動機比結果更難以讓人直視。桐原亮司、唐澤雪穗錯了嗎?我們在譴責他們之前,卻對他們的犯罪動機給予同情甚至諒解。
兩位主角的罪行難以寬恕,但他們又是社會罪惡之果。小說的結尾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雪穗從小被母親出賣給那些戀童癖的男人,滿足他們的獸欲;桐原恰巧目睹了父親的丑惡、母親的出軌。他們看到的全是人性中最為丑惡的一面。他們最美好的心應該已經死于亮司前往圖書館去見雪穗的下午。無論是否能夠拆穿唐澤雪穗的真面目已經不再重要,她的靈魂早已殘破不堪,她的心靈只有無邊的黑暗,死亡只能讓她解脫。
相比雪蕙,桐原亮司卻在一黑到底的路上多出了那么一絲人性的溫存。在關鍵的時刻他將同伙友彥推的遠遠的,不僅把店托付給他還祝福他能夠早日結婚。所有的黑暗,就讓他一個人來承擔。
如果換成我們自己,面對那樣不堪的過去,那樣丑惡的社會,我們又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讀過他們的經歷,已經使人感到深深的絕望和無力。對于雪穗和亮司,他們是不能以正常的犯罪角度來進行批判的。他們的童年經歷是值得被同情的,他們長大后所犯下的種種罪惡是無法被原諒的,他們的坎坷人生是令人唏噓不已的。種種矛盾的感情,讓人讀后萬分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