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he Art of Learning》中文名為:《學習之道》/《學習的藝術》。這本書我第一次看是用電子版看的。這本書給我的觸動非常大,所以這是我此生第一次在把書看完后,還掏錢買了幾本實體書。
? ? ? ? 書的引言寫到“坐在電腦前這下這些話與承受壓力參賽的感覺幾乎沒有什么不同”——能把回想比賽情景時候的感覺和參賽時候的壓力感覺視做一樣,可知這內心的修為是如何之高呀。這今日再次重新翻開此書,內心深知,若能達到作者的境界,恐此生無憾。
? ? ? ? “他比我高,比我壯,動如脫兔,但我能夠制服他——只要我能穩穩走到賽場中央。”中華杯太極拳國際錦標賽決賽中,作者就是依靠這樣的信念在戰斗。只要我還能站起來,我就一定能行——這就是強者遇到困難時候的想法,所以他能夠突破一個個的困難,成為最強者,成為備受敬仰之人!
? ? ? ? 作者告訴我們,王者的成長并不是天生的。當然他也的確頗有天賦,至于是不是最有天賦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告訴了我們,他的成功是有心法的。
? ? ? ? ? 6歲的他和國際象棋在一個公園邂逅,第一次接觸象棋的他竟然逼迫一個老者拼盡全力才將他擊敗。初露鋒芒后被大師挖掘培養,8歲成為全美同齡人中最高棋手,其父親將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王者之旅》。一時粉絲無數,迷妹成群。
? ? ? ? ? 遞電話號碼的女生;求在肚皮、腿上簽名的迷妹;甚至因為他的存在,國際特級大師都被冷落一旁。17歲擁有如此名人光環的他,再也無法靜下心來研究棋路。原本熟悉的象棋突然就變得陌生,讓他心神不安了。
? ? ? ? 18歲在《道德經》的世界里面頓悟——成為他人眼中的巔峰人物與生活質量之間毫無關系,我所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
? ? ? ? ? 所以在20歲時雖然他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冠軍后,他卻感嘆:作為國際象棋的學習者和熱愛者,我可以自由地翱翔,而作為一名藝術家和表演者,我卻被束縛了手腳。在遇事謹慎自省時,自己卻慢慢缺失了一份全身心投入象棋研究和學習之中的特質了。
? ? ? ? 于是,他又和太極拳美麗的邂逅了。他學習的很快——因為從12歲開始,他就開始寫周記,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觀察自己的心理變化,而今也是如此。
? ? ? ? ? 他記道:在對某些特定動作進行幾千次慢動作練習和不斷改進后,身體已經發生了本能的變化,并體會到,意志力比身體動作更為重要。
? ? ? ? ? 當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技巧、原理和理論后,他讓這些成為了自己潛意識里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他在專注的學習過后,把這些原理技巧完全的吸收融匯了。
? ? ? ? 于是,他最后反而越來越喜歡學習和訓練本身了。
? ? ? 這些難以企及的學習境界,奠基了一個接觸太極6年,就拿到了世界冠軍的奇跡。
如果說,得象棋冠軍是天賦,那么太極冠軍還這么說靠天賦嗎?
? ? ? 不!當然不是,細細品味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在學習象棋的過程,實際上作者已經參悟了學習的本質,因而能夠在后面的學習中迅速突破。
? ? ? ? 我會繼續研讀,并學習他的學習之道。我知道學習學習的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