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 二月初五 周四 晴 4-17
時間管理第25集轉載整理
開始一個新的話題---拖延癥。
談到時間管理,繞不開的就是拖延癥的話題。
很多朋友都有拖延的現象,大家把這種現象叫做“拖延癥”。
其實“拖延”和“拖延癥”,有很大區別。
1.拖延與拖延癥
拖延是一個中性詞,是一種自我調節,它有價值,也有危害,這個取決于程度是否可控。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到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75%的人認為自己有拖延,50%的人認為自己一直在拖延。
2.拖延癥的危害
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健康帶來非常消極的影響,它會讓人自責、產生負罪感......
有嚴重拖延癥的人會不斷地自我否定、貶低自己,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
有出現以上這些狀況的朋友要引起重視了。
現在我們就來談一談拖延癥。
拖延癥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是日積月累下來,它會特別影響個人發展。
目前這種現象已經成為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其實“拖延癥”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500多年前。
所以你有的病癥,其實是自古以來就有的。
明代學者錢福寫了一首詩歌,名叫“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圣經》從希臘文翻譯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為“罪過”。
所以拖延癥自古就有,大家可以不用太緊張。
深奧理論說了很多,下面講一個小故事來表現一下“拖延癥”吧:
你今晚準備開工寫一些東西。
于是從傍晚時分就開始醞釀感情:
你先吃了一碟瓜子、一只雞爪、三個巧克力派,以及兩杯酸奶。
可是你覺得還是沒有能寫出東西的情緒,于是你又回到房間:沐浴、更衣、擦一遍爽膚水、擦兩遍潤膚露,還往房間里噴了一點香水。
接著你又給自己泡了一壺玫瑰花茶,品嘗10分鐘。
最后你終于打開電腦,然后又花了好久才點開空白的word文檔。
你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感覺實在太妙了,心靜如水!
然后,你就睡著了。
......
其實拖延的現象就是應該做的事一直沒有做,每天先做無關緊要的小事,到下午、到晚上時間越來越少,壓力越來越大,最后沒辦法哭著把事情做完。
我們最常見的拖延借口是什么呢?
我就玩5分鐘!
先削削鉛筆,再喝喝咖啡,最后我還要上個廁所!
很多朋友研究了很多克服拖延癥的方法,可就是拖著不行動,他們說:“方法我都知道,我就是拖......”
其實,這世界上本來沒有這么嚴重的拖延癥,世界上最大的借口就是“我有拖延癥”!
為什么大家會覺得“我有拖延癥”呢?
因為可以從“拖延癥”里得到好處!
當你認為自己有拖延癥的時候,你就可以拖延了!
那么拖延癥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
下一講告訴你!
反思:
怎么覺得老師就是在講我呢?
我也一直有拖延的毛病,毫無道理的把可以馬上完成的事情往后拖,總認為還有時間,于是乎總是在深更半夜的時候去完成任務。導致睡眠不足精力不夠,健康受到影響。我得好好治這毛病了。
談談昨天吧,平時我是中午會休息一下,看看書,在群里分享一下健康知識,自己學習了也順便分享加深印象。由于臨時中午有朋友約談159合作,晚上有朋友到家了解159,我還在郊區外出辦事,整個時間排滿了。晚上拿著書上床,已經11點,只能睡眠第一,于是三只青蛙只完成1個。反思,其實效率可以提高的,微信干擾太大,工作不能專注,公交路上其實也可以用來學習,都讓微信消耗啦!
看來微信時間一定得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