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家倆姐弟小寶和通仔為了搖搖車幣,幾次爭搶姑姑送的小羊存錢罐,每次出門玩耍前總要大戰一場,讓我很是頭疼。我想,是該找個機會和小寶來一個“零花錢的約定”了。我默默計劃,就著圣誕節的時機,引導小寶提問題,順勢而為才省力。嘿!收集了一堆“贈品”湊的禮物~省錢不省心,哈哈!
“媽媽,可不可以給我搖搖幣?”——存錢是積累財富的第一步。
? ?平安夜,圣誕老爺爺把禮物放進了小寶的圣誕襪里,那是一個益力多形狀的可愛存錢罐,小寶愛不釋手。
? ?我告訴小寶,每天無論我們是不是去坐搖搖車,媽媽都會給小寶一個搖搖幣,可以拿去搖搖車或者打彈珠,如果不玩,小寶可以存在圣誕老爺爺送給你的這個罐子里,收集起來。下次如果特別想玩,就可以拿兩個幣玩兩次了呢!于是,小寶開始邁出了存錢第一步。
? ?接連幾天,小寶每天都要拿存錢罐出來玩,有時候還要向弟弟顯擺,偶爾還要引發弟弟來搶幣。突然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書——只有愛惜錢包,愛惜錢,錢才會愛上你。
? ?我告訴小寶,你的存錢罐就像爸爸媽媽自己的錢包,要好好愛護,不隨便亂放,你看我們也沒有總是拿錢包給別人看啊,這是屬于我自己的。你要選一個地方放好它,而且得弟弟拿不到的地方呢。他現在還不懂,等弟弟也像小寶一樣四歲了,媽媽也要教他用存錢罐收集幣。而等你長大到大大班了,我還可以教你用錢包收集幣,到變成小學生,說不定還會教你用存折本來收集幣哦!
? ?小寶猛點頭,也不知道她聽懂了多少,哈哈,不過接下來的日子,倒見她數幣的時候仔仔細細,存錢罐也乖乖的一直站在書架最上面。
“媽媽,收集起來的幣是不是可以去買棒棒糖呀?” ——“需要的”媽媽買,“想要的”自己付。
? ?小寶一向不會在商店門口倒地耍賴要玩具糖果,前幾天聽朋友小吳媽媽說要買糖果給她吃,她也對小吳媽媽說“要問過我媽媽同意才行”。乖巧如她,怕是我平時管束太嚴,每每拒絕她買東西的要求時,總要語重心長,敦敦教誨說上三五分鐘理由,讓她點點頭依依不舍的離開。對于四歲的孩子,想來這種 0-3歲的魔法也快失效了吧。我問小寶:“是不是有很多想要的東西呢?讓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好嗎?”小寶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于是一紙《愿望單》出爐了!她認真思考了許久,請我幫她畫下了兩個心愿——“坐摩天輪”和“摘草莓”。我暗暗笑了,這時候怎么沒說棒棒糖了呢?哈哈!愿望單貼到了冰箱上,每天晚飯后,我也會站在冰箱旁邊把今天的一個幣交到小寶手中.
? ?我告訴小寶,如果有想要的東西就和媽媽商量,由媽媽決定(這里應該說“判斷”,因為小寶目前還不理解這個詞,我用了“決定”)這是你“非常需要的”,那媽媽就買給你,如果媽媽決定這是你“特別想要的”心愿,那我們就把它畫到愿望單,一起收集幣來實現它吧!
? ?對小寶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每天看看瞧瞧摸摸。后來元旦節,她又讓我補畫了兩個新的心愿——“看煙花”和“自行車”。估計是元旦放假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種草了吧,嗯,就是要讓她感受到《愿望單》是動態的,可更新也可以去一一實現。
“媽媽,坐摩天輪需要幾個幣呢?”——格子單做預算。
? ?小寶真的很贊,迫不及待給我拋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當得知,坐摩天輪坐一次是5塊錢,是5個幣,而摘草莓需要35個幣,自行車要300個幣的時候,小寶臉上閃過一絲難過:“那我收集的幣如果玩了摩天輪,買自行車的幣就差得更多了呀!”原來小朋友感覺到的并不是收集300個幣的困難,而是更擔心愿望無法同時實現。是啊,就是要她再次明確到底什么才是“想要的”里頭“最最想要的”呢!聽起來挺殘忍的,可只有努力過而獲得的,那才會是最大的快樂和滿足,不是嗎?
? ?于是我又想了一招,給小寶畫了格子單做“預算”。每個方格子3cm大小,剛好可以放一個硬幣。“坐摩天輪”5個幣她用手點著數就能算出來。“摘草莓”畫了35個格子,“自行車”畫了50個格子,還有6個大長方形模擬一張10元,兩張20元,兩張50元,一張100元的紙幣的模樣。一是我懶得畫300個格子,哈哈!二是給懶我找的理由,教小寶除了用存錢罐收集硬幣,還可以像爸爸媽媽一樣用錢包收集紙幣,紙幣也是錢。小寶之前就知道,可以用紙幣換搖搖幣,這回又知道了,搖搖幣也可以換紙幣了。
“媽媽,怎樣才能有更多的幣呢?”——自食其力,勞有所得。
? ?從小寶閃光的眼睛里,我似乎已經看到她興奮的躍上了自己的自行車。小寶抱著存錢罐,自言自語的說:“真希望明天快點到來啊!”哈哈,天知道,這樣折騰,為娘的心底里不知有多想拍著大腿大聲說:“來!自行車媽買給你!”可我還是忍住了。
? ?我告訴小寶:很快就是新年了,嘴很甜又笑瞇瞇的小朋友都可以向大人討紅包哦!紅包里的錢交給媽媽,那媽媽就會幫你一起收集這些錢用來實現愿望哦!而且每天我有很多工作,還有很多家務,如果我需要幫助,請小寶幫忙,也會給小寶一個幣。
? ?“可以是兩個幣嗎?” 小寶問。嘿!小丫頭還會討價還價,那我也兜著彎。“本來每天1個幣零花錢,再加上幫忙的1個幣,就是兩個幣了。如果有兩個需要幫忙,那就給兩個幫忙幣,一共就有3個幣了。”聽著我畫好的美好藍圖,小寶喜滋滋的,沒想到她又補充了一句,“媽媽你太辛苦了,無論有沒有幣,我都很想很想幫忙的。”嗚嗚嗚……感動得我心頭暖暖的。
最后想說的話
? ?這個親子互動,媽咪編著故事,從圣誕節前夕一直講到元旦節,小寶參與其中成為故事主人翁,每天都興高采烈的捧著存錢罐要媽咪用“幣”來講故事。剛好前段時間入手了Dr.bing推薦的韓國繪本《經濟真好玩》,拿著初級的幾本書來輔助講故事。幫忙把比如“不要認為長輩給壓歲錢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以感恩的心來接受,同時節約著花。”這類道理講明白。非常不錯。
? ?觀察小寶,開始的時候會每天存幣,等著弟弟坐搖搖車的時候偶爾“蹭”著玩。第9天的時候,小寶接過我給的幣,她說:“媽媽,我告訴你哦。今天我要去坐搖搖車,要坐兩次哦!”呵呵~不再是嘻嘻鬧鬧,卻仍是童真童趣,更是滿懷欣喜。
? ?零花錢的約定,要堅持下去形成習慣,無論是對小寶還是對我自己,都是一個大考驗。孩子看著我,自己搭的臺,敲開的鑼,唱開的戲就得繼續唱下去。我想未來還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小學生可以到銀行開戶,教育儲蓄,定期存款等等,學習分配和管理金錢。再比如當家里遇到特別事件時,讓她出份子錢,體會小主人的責任感,等等……
? ?好玩的事兒,值得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