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總結--學習成長

2021年的第一項復盤:學習成長。

關于學習成長,今年投入的時間精力,比往年更大。至于說收獲,也有那么一些。


本年共閱讀書籍32本。

1、《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1月23日,用1個晚上+1個白天的時間,把書本看完,并梳理了里面的邏輯結構圖和操作辦法。

看這本書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提升自己愛的能力,如果能夠使用當然更好。但實際卻并沒能使用,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氛圍不對,再后來是慢慢發現“其實并沒有那么喜歡或并不喜歡你”。

重新梳理成電子思維導圖后,又是一番回憶,回想起使用的方法、過程、步驟與注意事項。總體來說,適合做成戀愛課,但前提是自己使用后有效果。

——已產出思維導圖。


2、《創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過第一個90天》

1月26日,由于組長培訓做書籍推薦和拆解,所以自己先大致瀏覽了本書,隨后從同時的拆解中,學完本書,共計12個便簽。

自我準備——加速學習——策略調整——溝通反饋——組織內部一致性——打造團隊——建立同盟——自我管理。

是一本還算不錯的書籍,但是在組長這個基礎管理者層級不太適合,一方面英譯的文字不太合適,另一方面不夠詳細可操作性。

——已收集便簽。


3、《麥肯錫晉升法則》

2月1日,在拆書幫抽到的一本書,且在拆研班,由此需要看書做拆解。通過梳理形成1.5小時的拆書課,主要涉及聚焦最重要的事、用30秒萬能回答、花6頁PPT高邏輯匯報。

很推薦進入職場2年左右,且希望快速提升個人能力的職場人。

——已產出PPT和簡書文章《職場晉升,把最重要的事情說清楚》。


4、《麥肯錫經營的工作效率手冊》

2月2日,公司提供看書福利,由此購買了麥肯錫系列的書籍。感悟最深即“工作要有成效,必定是高效”。

里面分析的維度很細,但非常實用。喜歡里面的SCQA方法及其變換模型。

——有梳理部分的工具,且產出工具箱(思維導圖形式),但是應該不全,或放到了其他文檔

——需要查找具體存放文檔,或重新閱讀梳理。


5、《煤氣燈效應:如何認清并拜托別人對你生活的隱形控制》

2月5日。通過聽書和電子書籍翻閱。

翻看心理學書籍時,里面推薦的一本書,就名詞而言很感興趣,于是進行翻讀。

煤氣燈效應又叫認知否定,是一種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而進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腦。

有主動稱為煤氣燈操控者的人,通過操控他人獲得自我成就感;有被動稱為煤氣燈受害者的人,源于自卑心理,希望獲得操控者認可。

2021年12月,王力宏的事件暴露出來,從社會新聞中可以了解到,王力宏前妻無疑就是被操控者,警醒。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6、《幸福的勇氣》

2月12日,主要通過聽書,輔助翻閱電子書。

在讀完《煤氣燈效應》后,感受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由此聯系到親密關系。但是就親密關系而言很難搞懂,所以閱讀此書。

為了獲得幸福必須涉入人際關系之中。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而人類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際關系的幸福。幸福即奉獻。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7、《一生的遠行》

2月27日,主要通過聽書完成。

當時回想起近現代的名人,能夠寫書的文人學士中,看過季羨林的還很親切,所以又想看看他的書籍。看完發現,很多小章節,在作者的其他的書籍中也多次出現~

當時閱讀完的感受是“新葉子真正長出來了,舊葉子才真正掉下”。

季羨林老人在書中講到了他一生中的遠行,包括國外國內,途中的所觀所感。也讓自己想到,自己如此摯愛旅行,為什么只是在路上而沒有記錄。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8、《親密關系》

3月23日,主要通過聽書完成。

依然是很希望提升人際關系,可能是從廣東回到重慶,還沒有更好地擴大自己交際圈的緣故。

人際關系真的挺深的,不然中國怎么會是一個人文社會呢?

當時感悟是:到了某個階段會傾于深入向內探索。自由并非來自答案,而是來自問題。沒有什么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

所以,愛自己,愛他人。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9、《麥肯錫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

4月13日,由于公司提供購書福利所購買的一本書籍。

進行了線下拆解,包括:快速找到問題的5大法寶、高效解決問題的5大步驟、構建邏輯思考基礎上的問題解決體系。

但是實際的講解并不好,一方面是準備不夠充分(當天自己遲到了),另一方面難度確實較大。

——有產出PPT和手冊,但是結束后梳理的內容依然不夠大眾化。

——2022年再次嘗試拆解。


10、《人生海海》

5月3日,就是想看一本故事,恰好微信閱讀的推薦榜單第一名就是本書。

是一本很長很厚的故事書,就像人生一樣很長很厚;但是幾百頁的書又怎能寫完人生?

人生海海,教人好好活著。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11、《活法》

5月8日,向同事借的書,但是借了小半年才讀完,差不多每天閑翻幾頁的樣子。

內容大多為老生常談,但是老生常談的內容做好了,才能活出更好的人生。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12、《行為設計學:打造峰值體驗》

7月7日,源于公司老大在會議中,提及《行為設計學》系列書籍,恰好了解到同事有這書,于是向同事借閱,1天讀完。

有快速梳理書籍的框架與思維導圖,適用范圍較廣,可以用于培訓、活動、團隊建設等場景。

——有產出思維導圖。


13、《上接戰略,下接績效》

7月帶小伙伴去書城刷書,自己選擇的一本來看。

關于培訓的系列種種,其實已經非常熟悉了,就是要看如何把培訓的動作和戰略與績效高效結合起來。

當然,培訓本身也不直接產出績效,所以很難定位價值,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價值或價值很低。

——已梳理出思維導圖,部分已用在工作中。


14、《把自己當回事兒》

7月楊天真(一個女經紀人,后面自己出來開公司做大碼女裝、上電視等等了)初版的書籍。

以前并不認識楊天真,第一次知道她,是因為她是范冰冰的經紀人;隨后了解到她為人處世的一些觀點很認可;同時跟自己認識的一位高中好友的性格相似,所以也想讀讀其書籍學習學習。

書中既有認知提升,也有具體的工具,但認知提升偏多,所以沒有梳理內容。

“自知沒有逆流而上的勇氣,也沒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持。所以順勢而為,舒舒服服地做自己擅長的事兒”。

——已梳理出思維導圖,部分已用在工作中。


15、《設計詩》

7月閑翻,一本很有趣的寫詩的書,不難理解,大概15-30分鐘可以翻完。

可以放在有趣的書單之列,用于激發學習的興趣。

——用于閑讀,無筆記。


16、《霍亂時期的愛情》

8月7日,從夏天讀到秋天的一本枕邊書。視為枕邊書,確實前面內容過于拖沓無聊,看著就想睡(也許這也是我讀那么久的原因)。

一本關于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因為誤解因為不夠勇氣,兩小無猜就此別離。半個世紀后才有了機會。

相思病具有和霍亂相同的癥狀: 腹瀉,吐綠水,暈頭轉向,突然暈闕,寡言少語,茶飯不思,輾轉反側,夜夜難眠。

所以到底是愛還是病,用一本書都寫不完。

——用于閑讀,無筆記。


17、《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8月16日,就是想找本書看看。

用簡單的話,說人生的事。像是雞湯,但又何妨。

——用于閑讀,無筆記。


18、《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8月25日,前期由于參加了一個社群,里面提到了一個觀點“想做就行動起來”,所以把一直想做的共讀營,開始行動起來,就選書而言選中了大家都非常認同認可的書,所以重新閱讀一遍。

在9月進行了共讀,并從9月開始,每月帶領大家共讀一本書的頻率。

——梳理出思維導圖,課程PPT,每日思考;并產出學員反饋。


19、《世界盡頭分咖啡館》

9月15日,刷抖音的時候,看到多位知識主推薦的書籍,于是也翻了翻。

一本類似科幻的哲學小說。大抵就是不小心迷路進了一家咖啡店,在里面對自己人生追求的哲學問題進行了引導思考。

總體來說,讓自己感悟的就是:社會陷進大抵就是,高中的時候,為了考大學而努力;上了大學,為了找工作而努力;再之后,來到公司上班,把時間花在努力升職上……所以,質疑路徑未嘗不可。

——無學習資料產出,更多是認知提升。


20、《學會如何學習》

10月1日,一本讀過,但為了在國慶期間給大家提供免費共讀,進行了再次閱讀。

很多人想學習,但是不會學習,所以要學會如何學習。

當然,很大情況下,大部分人的“想”,其實也不是真的想,只是一時興起或突然需求。

如果覺得里面的例子太過學生氣,可以閱讀同作者寫的《學習之道》。

——產出6個1小時的PPT。


21、《學習變現》

10月14日,從拆書幫搶到的書籍。

日本的作者寫的書,很簡單,適用性也很強。基本上到這個時期判斷出,如果是想快速閱讀并快速使用,可以更多選擇日本作者的書籍。

本書的內容更多是學習能力提升之后,可以將學習內容外化,進而讓他人購買自己的知識,例如圖表化等。

——產出1.5小時的PPT。

——可以細化其他要點,納入工具箱。


22、《我們為什么會受騙》

11月4日,很早從拆書幫搶到的書籍。

拿到這書的時候,就感覺這書一般般,很像早些事情寫成功學的排版,密密麻麻,閱讀舒適度不高。

本來就要拆的,但因為難以閱讀下去,遲遲未拆:人們受騙的4大原因、自我保護的核心技巧、應對騙局的方法策略。

結合當時很多的下載“反詐中心”APP,也覺得是一件趣事。

但是就拆解來說,不是很好,還需要提升自己的梳理能力和編排能力,讓無趣的書籍也有趣。

——產出1.5小時的PPT。


23、《認知天性》

11月,共讀營的第二本書。

從認知的角度理解,我們為什么呀學習、如何提升學習能力,很底層,很難懂,但是讀完之后認知是顛覆性的變化。

——產出18天PPT課件、思維導圖、學員反饋。


24、《做出好選擇》

11月16日,由于參加公司的通用力課程開發,閱讀此書。

一本職業規劃書籍,從職業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出發,梳理的問題回答集。蠻有用的,類似十萬個怎么辦。

——產出思維導圖,和《遠見》一起產出1.5小時線上PPT和約3小時的線下PPT。


25、《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

11月16日,由于參加公司的通用力課程開發,閱讀此書。

一本職業規劃的工具書,理論性很強,但適用性很高。

——產出思維導圖,和《做出好選擇》一起產出1.5小時線上PPT和約3小時的線下PPT。


26、《堅毅力:打造自驅型奮斗的內核》

11月27日,全國共拆書籍。

通過3次線上磨課,產出內容包括:什么是堅毅力、堅毅力的4個維度、堅毅目標與堅毅策略、設計你的堅毅力提升方案。

總體呈現很棒,和參與者擦出很多的思維火花。

——產出3.5小時PPT和學員手冊


27、《奈非的文化手冊》

11月重新梳理,實際9月16日讀完。

一本前公司的同事、現公司的上級都推薦的書籍,所以既然都推薦,肯定有很多可取之處。

閱讀時從管理視角看工作和公司文化,公司是由人組成的。

——無具體內容產出,僅做了閱讀筆記。


28、《成功、動機與目標》

11月29日,共讀營第三本書。(過程中閱讀了約30本目標類目書籍,但由于是粗讀,所以不做具體書籍梳理)

一本關于目標的底層書籍,將目標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區分,梳理為什么目標很容易不執行,提高目標執行力的方法等。

——產出18個課件,學員反思較少,引導不夠。


29、《BEST:高能經驗萃取》

11月,實際4月閱讀完,并用于工作中。

關于經驗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如何放大經驗、讓經驗價值最大化,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但必須要用嘗試不斷確認。

——產出經驗萃取方案PPT,并進行2次全流程實踐。


30、《領導力:如何在組織中成就卓越》

12月,和小伙伴合作,旨在產出思維導圖,供他人閱讀。

就書籍本身而言,站的角度很高,所以更加適合高層管理者或初入職場想構建成長框架的小伙伴。

——目標產出4個思維導圖,已產出3個,在1月第一周完成最后一個。


31、《底層邏輯》(呂白)

12月,聽書聽完。

了解到劉潤寫的《底層邏輯》,在翻電子書的時候,先翻到了呂白寫的。

這本書很像創業者過往的成功經驗和具體的方法,具有較強的實操性。

——暫未做產出。

——嘗試梳理形成工具箱。


32、《交互式培訓》

今年五六月開始讀的一本書,但是一直沒有完全讀完,持續在后半年隨機性翻閱基本看完。

由公司上級推薦且要求看的一本書,更多從培訓的專業視角梳理培訓相關。

關于培訓類書籍,總感覺大同小異,但年底梳理中也大致了解各書的差異,就如個人成長類書籍,部分是在認知提升,部分是在具體工具,所以切入點不同,當不同維度切入后更好地理解工作。

——結合往期培訓工具和本書,進行工具優化,無單獨產出。




反思總結:

梳理完后才發現,21年所看書籍并不多,共計32本。

1、閱讀技巧和速度的提升。從2月1日開始閱讀《麥肯錫晉升法則》開始,開發了自己快速閱讀書籍的技能,基本能一天看完一本書,當然要更細致地品讀,還是需要1周的時間。

2、閱讀質量的提升。以往閱讀,基本上就是在書中編寫筆記,但是就今年閱讀的書籍,基本產出內容(認知提升除外),且通過分享講解更加強化學習的內容。

3、產出的欠缺。雖然部分課程有闡述課件或思維導圖,但更多屬于自我學習部分,對于今年成長的“文字輸出”部分極大欠缺,需在22年優化。


2022年學習成長方向:

1、個人成長知識框架體系

2、職場發展與管理技能

3、新媒體運營(文案編輯、視頻錄制、視頻剪輯)


2022年閱讀書籍可選清單:

原本2021年想讀,但是未讀書籍,可做2022年書籍清單,但由于書籍過多,可根據目標進行摘選:

投資賺錢類:

1、《價值》張磊寫的投資相關,讀了部分,但較難理解,未繼續讀下去。

2、《富爸爸》系列,很早很早之前讀過,但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前段時間看到羅伯特清崎在采訪中說道2022年的投資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需要重新閱讀啦。

3、《纏中說禪》系列書籍關于股票投資的書籍,之前小伙伴推薦的,購買了一直讀不下去,一方面是投資股票的基礎知識欠缺,另一方面書籍內容是十幾年前的博客內容摘抄,閱讀舒適度沒有高。

4、《投資最重要的事》

5、《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6、《您厲害,您賺得多》

8、《小烏龜投資智慧》系列

9、《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10、《身邊的金錢心理學》

11、重讀《財務自由之路》

12、其他


個人成長類(包含管理):

1、《劉潤五分鐘商學院系列》劉潤寫的成長和管理工具書,被放到了角落,沒有翻閱。

2、麥肯錫系列《麥肯錫團隊管理法》、《麥肯錫紅書》等5本,每次翻麥肯錫的書都感覺很有用很想做梳理,但是又覺得這樣做會很慢。——改變觀念,讀書本就是為了使用,而不是為了讀完。

3、重讀《拆掉思維里的墻》

4、《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5、《樊登推薦書單:職場變形記》8本書

6、《底層邏輯》劉潤

7、《行為設計學》剩余3本

8、《被討厭的勇氣》

9、《徐小平識人之道》

10、其他


休閑:

1、《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2、《劉慈欣短篇科幻小說合集》28冊

3、《笑場》李誕

4、《一個人的好天氣》

5、《納蘭性德全集》

6、《蛙》莫言

7、其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