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襲來,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如果要讓我用一個詞來定義2020,那我會用“機遇”。
盡管從表面上看它是一個危機,經濟下滑、消費減少、失業增加、社會焦慮增加,
但是如果你秉持著“永遠不浪費每一次的危機”的態度,辯證地看待2020,
我們可能會發現今年也是百年未有之變局,也是機遇之年。
那些難走的路終究會成為你最堅實的盔甲!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我在5月6日寫的一篇文章《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七大系統》。所以今天這篇文章作為年度總結,也會從以下7個方面展開,談談2020,我的得與失。
一、三大基本系統
(一)工作系統
1、認知思維
(1)長期主義,這恐怕是今年非常熱的一個詞語。從狩獵時代的野蠻生長,到農耕時代的精耕細作,人們獲得的一個最大的思維轉變,便是從及時滿足到延遲滿足感。底層的經濟基礎是物資的極大豐富,使人們不再為溫飽問題再擔憂,有心情去思考一些更長遠的問題。
但是奇怪的是,不再為溫飽問題而發愁的大多數,卻仍然沒有長期主義的觀念。
做什么事情都想快速、馬上得到,工作要趕緊晉升,投資要趕緊有收益,就連談個戀愛,就想趕緊結婚,生孩子。
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耕細作,慢慢培育,等它開花結果。
你對未來有信心,就會越對當下有耐心。
如果一件事情未來會有豐厚的回報,比如讀書學習、陪伴家人、健身鍛煉,那我們能做的最好戰略就是定投,保持長期主義。
(2)利他主義,最初接觸這個詞語,是Turtle天見說的。我覺得很對,繼而去深究出處是稻盛和夫。冥冥之中,跟我一直堅持的正直、善良不作惡的準則相匹配。
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我是否真的是出于一個高尚的目的,真誠地為他人,為社會提供價值和幫助。
做新聞,至少不能做標題黨,不能媚上,也不能媚下。
做課程,至少保證有干貨,讓用戶有獲得感。
做合作,至少要為他人著想,怎么與人方便,不虧待對方。
要有大局觀,當處處以大局為重,秉持利他主義,我們在做決策時,就會減少一些困擾的因素。
沒有什么可以通往真誠,但是真誠是通往一切的道路。
我一般會首先對朋友、同事以誠相待,耐心傾聽他們的故事,分享我的一些看法。然后竟然真的會有奇跡發生,我們竟然可以聊到很深的話題,走進對方的內心深處,成為很信賴的朋友。然后在接下的日子里,我們也會產生更多的交集,彼此給予對方很多的幫助。
真誠是可以感染人的,對方也會以誠相待。如果真的遇到了精于算計的人,那就遠離好了。而好人是絕大多數的,所以真誠是交朋友、談合作最好的捷徑。
(3)投入產出比,金錢、時間、精力都是有極大機會成本的,你做了這個,就不能做那個。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單憑一腔熱血,而是要充分評估,計算roi,才可以去做。
某種程度上,如果一件事情很重要,把它做到最好,比做到一般好,耗費的精力是差不多的。每次都是反復修改優化,如果你草草了事,roi是極其低的,非常的不值當。
要做就做到最好,全力去做。不然就不做。
不求做太多事情,但求亮點產出。1個爆款勝過100個低質量的作品。
(4)使命與愿景,你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嗎?即你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上?你能夠為社會提供什么樣的價值?我的使命便是幫助更多的普通人實現更快速的成長,愿景是至少深度影響100個人,發生改變。
以追求影響力為目標,而非權力和財富。以追求給予為目標,而非得到。
即便沒有找到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也沒有關系,那就需要反復思考、嘗試,有時候可能會自然流淌出來。
2、底層能力
(1)寫作能力,這一年我寫了44篇周記,90篇日記,30篇公號文章,累計有820000+字。每篇都是我內心真實的表達,展現彼時彼刻的心境。這一年也是我寫作最多的一年,很感謝我在3月份,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讀了曾國藩傳記,他給了很大的力量,讓我明白一個普通人原來也可以通過自我教育,實現階層的躍遷,家族權力和財富的傳承。
自我教育,即冥想和寫作。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依舊在寫日記。冥想,我做的沒有那么深入,也就是心煩意亂的時候,我就去跑步或者競走,放空一下自己。
寫日記,尤其是寫周記的習慣堅持了下來,從未間斷過。每周的總結,我都會非常大的收獲,這一周學到了什么、反思了什么、有哪些好看的書或者節目、好聽的句子、有哪些生活中的小確幸等等,梳理一番,我會覺得心里有了著落。(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加我VX:zxq1324043267,圍觀我的朋友圈干貨和小喜悅。)
(2)表達能力,這一年因為要錄視頻號,所以需要反復錘煉我面對鏡頭的表達能力。之前我面對鏡頭就會很緊張,現在感覺好多了,很友好。而一些視頻號的內容,慢慢地也成了我日常交往表達的素材。
最近我每周都會進行一場直播,拆一本書,分享這一周的思考,刻意訓練直播能力,果然還都是熟能生巧,加上“教就是最好的學”,很多知識也在直播過程中,我得到了融會貫通。
3、專業知識
(1)做新聞,不要媚下,也不要媚上。不媚下,即不要老是選擇、推送一些下三路的新聞。不要看了用戶評論什么,要求什么,就去改什么。不媚上,即格局要宏觀,視角要微觀,更多關注普通人的故事。做好正面宣傳,也要做好負面監督,還要做好人物共情。
(2)如果一個話題能夠引爆,要具備6要素:社交貨幣、引發誘因、情緒帶動、有辨識度、實用價值、講好故事。
具體操作層面上,至少要撬動三類人群,KOL、人脈節點、狂熱粉絲,也可以通過外部環境,比如群體效應、損失厭惡心理等促使更多人參與進來。
(二)生活系統
1、健康:今年累計跑步77+次,跑步325+公里。因為疫情、排班等問題,我更多的傾向于跑步,多為室外的大馬路。我沒有做更多地器械運動,所以我的肌肉可能會掉了一些,看起來沒那么壯了,只是感覺會勻稱一些。
飲食上,我沒有太多講究,該吃吃,該喝喝。只是盡量少吃燒烤,少喝酒,少吃肯德基,一個月一次或0次。近期我午餐會更多地吃粗糧,自己干脆買了一袋。
在接下來,我還是需要加強鍛煉,跑步繼續堅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5公里。器械運動,要繼續干起來,這樣會讓我更壯一些。飲食上,碳水米飯戒掉,改為粗糧。每天至少1個蘋果,1個橙子。
睡眠上,我一直保持的都還不錯,屬于倒頭就睡那種。接下來要把手機拿出臥室,保證每天晚上11點半睡覺。
2、居家:踐行“斷舍離”,11月份,我把不看的書斷舍離給小伙伴了,不穿的衣服捐給居委會了。我給你推薦一個寶藏視頻號號主“@整理師Anne”,她一直倡導斷舍離,也是“簡法思維”的發起人和傳播者。
克制消費,減少物欲,我做的還不錯,只買自己需要的。這一年我買的最多的就是書了。逛超市、逛商場,雙十一,雙十二,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不知道要買什么,感覺什么都不缺。
3、形象:今年破天荒的燙頭染發,保持了3個月哈哈哈,被琳琳說不健康。我就沒再整了。不過我會保證每個月都理一次發,打上發蠟,也換上了皮鞋和西褲,上班和見朋友穿的盡量正式些。因為互聯網公司對著裝沒有太多要求,所以平時穿的都很隨便。
其實穿的正式沒有什么不好,緊身合身的衣服是可以約束自己,會注意自己的言行,也會讓我更注重自己的身材。比如如果我穿一個西裝和襯衣,如果很胖,大肚腩,臃腫臉,我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正式著裝錄視頻也會顯得更專業些,塑造權威,更讓人信服。
買一件好衣服,即便上千元,也比那些粗制濫造的衣服要好一百倍。
4、娛樂:發現了好多寶藏的片子,我推薦給大家。
綜藝《你好,生活》,小尼擔任監制和主持人,撒貝寧擔任常駐嘉賓的生活類綜藝節目,撒貝寧綜藝感特別強,而且還很會唱歌。我迷上了。
綜藝《王牌對王牌》,沈騰和賈玲搞笑無敵組合。
綜藝《脫口秀大會》,我完整地追了這一季,見證了李雪琴的爆紅全過程。
綜藝《奇葩說》,我特別迷李誕和傅首爾。這類人很有才,對生活有著極其深刻的洞察,而且還可以用非常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我很想成為這樣的人。學會幽默的表達,給更多人帶來快樂,是一件特別開心和有成就感的事情。
電視劇《大江大河2》,展現改革開放初期的國企干部、農民企業家、個體戶下海打拼的故事,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我是追完了小說,再去追的電視劇。
電視劇《天道》,改變自《遙遠的救世主》,涉及佛學論道,擯棄“等靠要”的思想,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書籍唐浩明的《曾國藩傳》、張宏杰的《曾國藩的正面和側面》,展現一個普通人逆襲的全過程。
書籍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為何越愛越孤獨》,深入探究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文字很溫暖,一個個故事仿佛就是發生在你的身邊。你與伴侶、同事、朋友相處的關系模式,均可追尋到原生家庭,你與父母的相處模式之中。
書籍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定投改變命運》,一本個人認知升級的寶藏圖書,涉及學習力、時間管理、投資策略。非常推薦給你。
書籍稻盛和夫的《心》、《活法》、《干法》,全面闡述利他主義、勞動觀、人生觀。勞動是幸福的,會磨礪性格,鍛煉心力,讓我們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情感系統
1、與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忙忙碌碌過完一生,從未思考過自己可以做出什么事業,始終為生活所累,臨淵羨魚。送你一句特別有力量的話,你,生而閃耀!很多人發揮的潛力只是水面之上那20%的潛力,更多的是水面之下,冰山之下。
人與人智商差別沒那么大,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如果你極其篤信這句話,相信自己一定是顆耀眼的明珠,你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稻盛和夫的
2、與伴侶
3、與家人
4、與朋友
5、與同事
二、三大效率系統
(一)學習系統
1、如何高效學習
(二)管理系統
1、好習慣
2、時間和精力管理
(三)財商系統
1、投資思維
2、理財結果
三、一個興趣系統
1、閱讀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