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6金猴鬧冬去,2017金雞踏春來。鑼鼓喧天的迎新里,需要用一種儀式來一場真正的辭舊。且用文字從健身篇、旅行篇、家人篇、閨密篇分別展開,紀念以“苦練七十二變 笑對八十一難”為主軸的獨一無二的2016!
身體和心靈,至少有一個在路上。即使把在原地工作與生活的每一天都活成“在路上”的狀態的我,2016年,依然義無反顧地背起行囊去旅行。
一個獨行的人,一顆無畏的心,
一條漫漫的路,一路滿滿的悟。
第一站:青城后山,絕境逢生。
2016年8月29日,啟程前往青城后山。約12點在山腳下的飯店吃完午餐,就沿著泰安古鎮一路向前。天空微微飄起毛毛雨,任性地不打傘不穿雨衣,踩著棧道穿行在渾然天成的山水之間,呼吸著負氧離子極高的新鮮空氣,城市的喧囂與煩惱頓時化為烏有。因著心靈已完全放空,身體也自然輕盈如燕。
沿著大環線,一路向上。約三個小時就爬上了山頂。喝口水吃口干糧補充體力后,就沿另一條路下山(身處如此秀麗美景中,當然不能走回頭路)。
下山的體力消耗沒那么多,我哼著小調一路飛奔。直到走到沒有路也沒有人的地方。
我完全懵逼了。那剛走過的所有道路,棧道都鋪得好好的,即使輕微破損也能清楚看到路的方向。而此處,沒有任何棧道的殘留提示哪怕一丁點的方向。我大聲喊,“有人嗎?”。沒有任何回應,只有密密麻麻的大大小小的樹木在高高的半山坡上帶來山風的輕吟低唱。
幾聲呼喊后,我手心開始冒冷汗,內心有點小擔憂起來。突然,電話聲音響了,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接聽起來(感謝老天還有信號)。
電話里,趙老師說,“滕曉,你在哪里,方便接電話嗎?”
我說,“趙老師,我在青城后山的半山腰上,突然沒路了,也找不到人可以問?!庇谜Z言說出困境后,我發現擔憂減輕許多(精神分析自由言說的大作用)。
“沒有路了,就要自己闖出一條路!”趙老師義正言辭,一語雙關。
身處險境的我聽到這話百感交集,聲淚俱下,“這不是我一直該對自己說的嗎?”
絕境逢生,闖出自己的一條路!我打開手機擴音器,保證可以聽到里面的聲音,同時選擇了那條最后成功連接到大路的“路”。
那是一條什么樣的路呢?
50度的山腰上,叢林當中,嵌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從石頭底下躬腰穿過,腳下有幾根細細的干樹枝凌亂躺著,頭頂的大石頭好像隨時會落下來把你砸得稀巴爛。屏住呼吸,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好,穿過石頭,抬頭便看見十米外的那條大路。
這時,一群年輕男生從那邊走過來,看到這絕境就向我問路。我給他們描述剛才的路,并說,“路非常非常難走,你們小心點。”他們說,“你一個女生都能過來,我們怕什么?”(哎,看不出我是真漢子嗎?)
走到大路上,開始和趙老師聊天。主題就是以后的路怎么走,戰略戰術如何轉換,如何彎道超車。一輩子都牢記在心。
陪伴那驚險一程的,還有湯哥寄過來的甜甜的黑糖。掛了趙老師的電話,馬上給湯哥打了個電話,也是“天涯若比鄰”。后來又給成都的一個好朋友打電話,卻是“無聲勝有聲”。廣東,廣西,四川,三個地方連接了那個驚險時刻,成為我2016年乃至一生永恒的記憶:青城幽,絕境生。
第二站:泰山之巔,一覽眾山。
2016國慶節,帶娃一起回山東省親。安排好行程,把娃交給他外婆后,于9月24開啟第一次泰山之旅。
如果說青城山是南國的小家碧玉,那五岳獨尊的泰山絕對是北方的粗獷漢子。一路上,除了林立的參天大樹,風格各異的石刻,就是寬寬的永遠看不到頭的石頭階梯。旁邊的河道全是干涸的,沒有一點溫柔的氣息。
一路向上,很枯燥。偶爾飄過身邊的小音響里傳來的音樂能激發你一鼓作氣多爬好幾個臺階。后來有人口耳相傳,說有一個83歲的老人家也在爬泰山,頓時讓我抖增力量。一個三口之家扶著拐杖上來,爸爸對五六歲的兒子說,“加油,為了你的夢想,堅持就是勝利!”小孩子咬咬牙,繼續向上爬。還有一個大姐用輪椅推著一個六十左右的老人安詳地走在路上,讓我由衷感慨:只要想做,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三個小時左右,到了傳說中的“十八盤”?!熬o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三個十八盤,不足一公里,垂直高度卻有400余米。前三個小時的爬行基本將體力耗盡,現在的難關險阻拼的就是毅力了。一手抓護欄,一手拄拐杖,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在兩旁的懸崖峭壁與恢宏石刻中尋找力量,在腳下的人頭攢動中感受現在的成就,向著山頂,繼續拼搏!
終于,爬上十八盤,離頂峰也就“幾步之遙”。真正立在山顛,吹著幾千米高空的清風,望著大大小小相連的小山,所有的疲憊、疼痛、汗水都消散在無聲無息中。相信每個人在泰山山頂吟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內心的澎湃一定會銘記終生,以后的人生路也會受益無窮。
第三站:黃海之濱,海闊天空。
獨自一人,體驗山之雄偉;而后,相約一家人,共赴海之情懷。
一家人乘車去150公里外的日照海濱。除了表妹在日照上過四年大學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到日照,特別是老媽、妗子和侄女是第一次看到大海。
剛看到海岸線,小孩子們就歡呼雀躍起來。待走近后,買好挖螃蟹和撈小魚的工具,大家就迅速脫鞋挽褲腿跑入大海的懷抱。簡單的踩浪花都不亦樂乎地踩了近一個小時,其它活動也是讓人興致勃勃,根本停不下來。
如果山帶來的是攀登與挑戰,是高度;那么海帶來的則是放松與平和,是廣度。而這高度,這廣度,如何內化成自己的深度,需要靠不斷的修行。
在修行中,
也許,有時,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也許,有時,我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也許,有時,我們“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不管如何,不要停止旅行的心,不要中斷修行的念。即使獨行,也要帶著那顆無畏的心,走那條漫漫的路,品路上滿滿的悟。
喜歡請點贊,深愛請打賞。
感謝,感謝,感謝(重要事情必須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