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商鞅變法、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并稱中國古代四大變法。這四大變法之中只有商鞅變法沒有“人死政廢”。為什么只有商鞅變法能夠成功,并且促進秦國的強盛,并最終統(tǒng)一六國實現大一統(tǒng)。而其他的變法都最終失敗了呢?
首先我們來看商鞅變法內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zhàn)斗,實行連坐之法”。開始推行革新時,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豎立一木,并告知:“誰人能將之搬到城門,便賞賜十金?!鼻孛駸o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頭搬到城門,果然獲賞五十金,從此宣示與開展孝公變法,史稱“徙木立信”。這說明了任何的變革者必須要守信,如果朝令夕改或者沒有讓參與變革者獲得利益的話,變革是注定要失敗的。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獎勵耕戰(zhàn)的變革,包括獎勵耕織和獎勵軍功兩方面的內容.1、獎勵耕織就是獎勵一家一戶的男耕女織的農業(yè)生產,以生產糧食布帛多少為標準,凡是努力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這就促進了小農經濟和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賦稅,而由于免去徭役,這樣夫妻在一起接觸的時間就更長,可以促進子嗣的繁衍,增加國家人口。2、獎勵軍功,規(guī)定軍功以在前線斬得敵人首級多少來計算,按照軍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貴族凡是沒有立軍功的就沒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權.這就嚴重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鼓舞將士勇敢戰(zhàn)斗,加強了秦軍的戰(zhàn)斗力.,這也造就了秦兵的野性。來看秦趙的長平之戰(zhàn),秦國名將白起與部與部將把趙降卒40萬全部坑殺,只留下240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zhàn),秦軍先后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與其說是秦國的兇殘,倒不如說是因為趙軍首級對秦國士兵的吸引力。
所以所有的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如果作為變革者不能順應歷史潮流的發(fā)展趨勢,積極獲取大多數人的擁護和支持,來與舊勢力作斗爭的話,終將是無果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