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心得043:養兵之法(文道)】部隊不是越大越好,兵士不是越多越好,打仗不是靠蠻干,重點在于同心協力,深謀遠慮,準確用人。曹操注“廝養也”,意義很深。打仗不能指望友軍,還得靠自己的子弟兵,所以對待自己的兵士要親、要養。所以現在什么聯盟,外包,其實都只能是非常邊緣的一種輔助形式,或者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企業在任何時候,核心競爭力都是人,自己人。那要怎么培養自己人?當他還沒歸附的時候不要懲罰,不然肯定不服,不服就難用了,這時主要靠恩和信,靠文化感召。心中時刻裝著部下利益,并且讓他知道。同時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有時一只螞蟻或蜜蜂就能把你干掉,因為它有毒。春秋時宋將華元和部下吃羊肉火鍋忘了給車夫,第二天一開打,車夫直接把他連人帶車拉到了敵人陣中,傻了吧。
【兵法心得044:養兵之法(武道)】
管理部下不僅要令之以文,還要齊之以武,也就是既要有政治教育,又要有軍事教育。政治教育,恩寵信任讓他歸附,當他已經歸附,該罰就得罰,不然這人就容易驕傲或懶惰,派不上用場。平時沒有文化感召或從不親近,有事就找他,平時沒有政令或有文件但不執行,上陣時才嚴格要求,換誰誰都不服。法令平時就要暢行,而且它的嚴肅性、權威性、穩定性比它的現實性更重要。所以尉繚子才說,小過無更,小疑無申。頒布的法令,有點小問題別去改,有點小疑問也不用解釋。你總是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大家才能踏踏實實跟著你往前沖。所以,做領導說話之前得深思熟慮啊。諸葛亮與魏軍打仗,人沒對方多,打到中間有一批士兵合同到期,他還是守信放他們走,這樣人家反而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