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會72變,上大鬧天空,下海直搗龍宮;蔡依林唱《愛情三十六計》,自己掌握遙控機,才能得分不被判出局;《高效能閱讀》內含89條讀書技能,能讓你在書的海洋縱橫四海,擷取珍寶。
讀書這么多年,一直以為讀完書才算是正解,心里才是滿足的??赐辍陡咝荛喿x》才找到自己讀書這么多年卻收獲極少的根本原因,作者原尻淳一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讀書的人,快速并且高效的讀書且實現有目的的產出,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收益。
一邊讀這本書,一邊思考三個問題:讀書是為了什么?該如何有效的讀書?讀完一本書后,會對我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影響?
按照人生補習班的飯團前兩節課,我把這本書讀了三遍。第一遍看目錄,只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第二遍從頭到尾看,其中重點看方法和技能,有些看標題就大概知道內容的可以略去不看。第三遍,確定自己書評的大概構思后,翻看重要的內容,開始動筆寫。
作者原尻淳一是知名廣告公司從事營銷類工作,之后又在大型唱片公司從事藝人,電影,動畫的營銷和企宣工作,同時也是企業培訓講師。作者閱讀近百余本關于閱讀方法書籍之后,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寫的這本書,更加具體和符合實際。
想實現快速閱讀,并且有所產出的話,請跟著一起來解答下面三個問題,找到最終答案。
一.讀書是為了什么?
毋庸置疑,讀書無非有兩個目的:樂讀和實讀。樂讀是為了享受讀書的樂趣,讓自己放松,讀自己喜歡的小說或名著,純粹是放松。實讀則是為了有所產出,就像我們準備各種考試而讀的書是為了獲得高學歷或者某種證書,而參加工作后的實讀就是自己在某專業上技能的提升,是為了讓我們不斷的提升自己,為自己的職業邁上一個新臺階,實現最初的升職加薪。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閱讀大量書籍,從他人經驗中吸取教訓,使自己的知識立體化。想想自己是為了什么讀書,答案來自你的內心。
明確了讀書的目的,我們需要靠《高效能閱讀》中的三點來激發我們的讀書動力,實現更好的讀書,具體如下:
第一種是激發“求知興奮”。將讀書相關的知識信息和自己直接聯系起來。比如與作者在網上直接對話,作者的微博,博客,公眾號留言等,實現與作者直接對話。還有擁有能通過讀書互相激勵,共同進步的伙伴。兩人或是幾個人相互交流觀點,可以實現持續性的快樂讀書,就像現在參加的讀書社群一樣。
第二種是“促進讀書的環境設定”。就是,在生活中引入容易讀書的環境或習慣。古有“孟母三遷”就是考慮其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選擇房子的時候要考慮周圍的環境,是否有圖書館或者咖啡館來讀書,也可以選擇去酒店的咖啡館,椅子舒服,人也少,或者咖喱餐廳吃飯和讀書兩不誤,也可以把家里一角改造成圖書室。
第三種是提高書店的利用率。多參加實體書店舉行的活動,聽作者現在的演講,在書店瀏覽圖書的時候可能會“邂逅”自己喜歡的書,并且把這種小喜悅引入讀書習慣中。如此,這樣每次讀書都是帶著期待和愉悅的心情去讀書的。
明確了自己的讀書目的之后,在“求知興奮*環境設定*實體書店的刺激”這三個讀書動力的刺激下,自己會不斷的有計劃的讀書,這是實現產出的第一步。
二.我們該怎么讀書?
首先必須讓自己對讀書感興趣,好的興趣對做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陡咝茏x書》中幾點技巧讓閱讀者沉迷讀書的技巧,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契約管理,具體如下:
1.是“繞道讀書”,先不看書,而是看與書相關的信息,尋找興趣點,激起自己的興趣后才開始讀書。比如閱讀作者的趣聞軼事,在YouTube或ITunes的播客上找與作者相關的視頻或音頻資料,看TED演講,甚至直接與作者在網上交流,你還可以看作者的博客,Facebook,Twitter社交媒體來掌握作者的讀書履歷和人際關系。
讀書只不過是了解作者思想的一種手段,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嚇住了。
2.掌握五感技巧,讓自己盡快進入專注狀態,最好給自己設定一種進入專注狀態儀式的自我暗示模式。這種方法能有效的培養我們的專注時間。商業人士比較忙碌而且又容易被打斷,而且閱讀都是有目的的,所以要采用特別的方法讀書,比如抓標題和黑體字等關鍵詞來閱讀書的精華,再對照關鍵詞去閱讀。
作者建議去實地之前先不要讀相關的書,以免到了現場自己會自動的不停驗證書中內容,卻沒法發現研究素材和內容。我們要保持對現場所有感到好奇的事物,有自己的思考和總結,然后再通過讀書來詮釋。用實地的疑惑來撬開書本,是真正具有獨創性的假設校驗。這種形式的讀書也讓我們對書本印象更加深刻。
還有分散畏懼思維的“刷牙讀書”,邊刷牙邊讀書,就是典型的先將興趣轉移到周邊,待體會到足夠的樂趣以后再進入正題。這種技巧尤其適合入門者,因為集中精力做自己不擅長或不情愿的事情時,若能通過其他事情分散畏懼意識,痛苦就能減半。
比如,我自己進入自我暗示的專注狀態儀式是這樣的。每天盡量早晨讀書,一是晨起精力充沛,不太餓。先在筆記本上把今天一天要辦的主要事項寫下,合理安排時間,排在第一的總是讀書。然后,每完成一項就打個勾,如果可能的話,盡可能的記錄每項事情花費的時間。
首先在筆記簿上記錄讀書的日期,開始的時間和頁碼,然后坐在靠近陽臺的沙發上,把腳放在圓椅上,然后再放一個小方靠枕在腿上,把書放在上面開始讀。差不多肚子餓的時間,自己起來去另外的房間看手機時間后,記錄看書的頁碼和時間,專注讀書這個階段算是完成。
我覺得記錄時間是個不錯的方法,讓自己專注并且不要浪費時間。這算是一個簡單的專注模式??晒┐蠹医梃b。
3.必需要掌握正確的速讀技巧。實現快速閱讀還必須有收獲。記住,速讀術的訣竅——“關鍵詞發掘”和“假設驗證形讀書”
商務人士以商業書籍,新書版書籍,社科類論文或隨筆等作為對象來講解速讀的訣竅。主要是實現產出,并且與自己實際業務相聯系的,對自己升職加薪是有幫助的。對關鍵詞做到心中大致有數,快速,多次閱讀關鍵詞附近的內容。---這就是速讀術的關鍵。
首先為了發掘關鍵詞,需要仔細閱讀目錄。通過讀目錄,對關鍵詞做到心中大概有數,然后構思架設,想象關鍵詞所包含的意義。
接著,快速閱讀文中關鍵詞附近的內容,對假設進行驗證。這時候應該通過對比,分析自己的假設與作者的想法有何不同,同時做好筆記。同時也記錄自己新的創意,直接寫在書上就行了。
這樣就能通過關鍵詞驗證假設,在讀書的同時積累分析,并發現自己的創意??紤]到現代人沒有時間逐字逐句讀完整本書,用快速,多次閱讀關鍵詞附近的內容,可能獲得新的視角和創意。
給自己定個目標,每天閱讀一本與自己的業務相關的書,從中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并且每天在自己的業務中驗證,堅持這個過程,反復驗證。提高閱讀書的效率的同時,也能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想要的。
其中,作者提到的“黑體字讀書法”讓任何人都能在一個小時內讀完商業書籍?!皹祟}”和“黑體字部分”構成因果關系,按照“標題—黑體字,標題---黑體字”的順序閱讀,15分鐘內讀完一本書。
同時還要在覺得“真的很有用”的地方貼上便利貼,以免遺忘。過后再仔細重讀,就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想法了。選出書中重要的字句和有趣的部分進行索引閱讀——建立自我索引。了解全書的主題,知道作者處于何種目的而寫作本書。就像查字典般的讀書方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讀過的書上做筆記,為日后尋找素材或資料,省了不少力氣。竅門很簡單,在進行仔細閱讀的時候,在自己覺得“應該學習的教訓”位置劃線或做好其他標記,并在封面內側的空白頁記下“重要位置的頁碼和內容”——這樣你就給這本書建立了“自我索引”。
對于自己不合意或者暫時沒有興趣的書,可以停止閱讀,等以后再看吧,不要強迫自己非得一定要把一本書讀完。
這樣,合理的利用速讀術能極大的提高自己閱讀的效率,這是實現最終產出的第二步。
三,讀完一本書后,如何收集資料為自己所用,現實產出?
讀書的過程是我們建立自己“思考的主場”的時候,所謂“思考的主場”,就是我們“思考的軸?!笨梢酝ㄟ^自己的專業鎖定一個主題,建立一個軸,來擴充自己的閱讀,所有的信息都會隨之而來。這個思考的主場就是我們的修復和供血的地方,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可以放返回我們的思考主場來處理。
首先我們明白讀書的目標是讓自己成為所處部門的專才,而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三年。在此期間,我們要徹底執行垂直閱讀(還要準備30%的投資作為緩沖,接觸未知領域),理解業界和公司的業務流程。
在此基礎上積累專業知識,然后帶著積累的知識沖出主場,去客場去戰斗,去洞徹那些與完全不同領域的知識想關聯的本質,然后再通過水平型閱讀,使主場的知識進一步深化。
不要以為讀了很多書,就表示自己掌握了書中所說的教訓和經驗,要聯合自己的業務進行反復實驗和驗證,然后將結果轉化為自己的規則。作者認為,只有反復的驗證,才可能掌握“真正能用的教訓”,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讀書——發現教訓——讀書——找出能用的教訓”,重復驗證并且積累“能用的教訓”形成循環,人生可能會越來越好。
《高效能讀書》中主要介紹兩種實現產出的具體知識素材搜集和管理,具體如下:
一是,把知識生產出來的實物方法。
這種結構來源與梅棹忠夫的《智識的生產技術》,分三個步驟把知識生產出來:1.京大卡式(信息收集):摘錄閱讀中可供參考的文章,積累素材;2.KJ法(信息的結構化):積累了足夠的素材,確定了產出的主題。將相似的信息分組,然后分析各個信息組之間的關系,(有關聯或排斥),同時對其結構化處理。3.小簽法(文脈法):根據主體,將信息片段分揀排列,分別用釘書針釘在一起,形成企劃書或論文的框架。
二是利用云端把自己收集資料建成數據庫。
作者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介紹了四種方式,分別是:
1)將博客數據庫化。利用博客上傳自己的“讀書卡”,具體分類按照下面內容:值得引用的好文章摘錄和頁碼;由此得出的假設;可用于寫作或企劃的創意。
2)更好的利用“Evernote”,國內叫印象筆記。相當于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第二大腦,它可以將文本,圖像,網頁,音頻等各種信息匯集在一個數據庫里。很實用,我比較推薦這種。
3)活用“Dropbox”。這個對多人或團體共享信息及共建數據庫比較好用。
4)活用“Facebook”。實名制,讓人們的發言更加謹慎,可以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社群,獲得有用的信息,而且也能作為云儲存的工具,和關注者交流。
將實物筆記和云端素材結合起來運用,并且加上自己的創意,最終就能實現知識產出。這是實現產出的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
按照這三步驟走,停止只是閱讀而閱讀,轉換自己的思想,讀書就是為了實現產出,讀書最好是有目的,不論是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還是積累自己業界的經驗,每讀一本書,必須有所得。
最后的最后,必須強調一點,《高效能閱讀》的89項閱讀技能,你至少得試用一項,才可能實現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