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種活法,有的人喜歡安逸,有的人喜歡奮斗,有的人先奮斗后安逸,而有的人卻喜歡先安逸后奮斗。不管是哪種活法,我覺得無非就是平淡生活。
人從別人的微笑中含淚而來,卻又從別人哭泣中含淚而去。
實質上與動物沒有兩樣,唯有不同的就是,人會表達感情,而多數動物不會。
中午和朋友吃飯,傾訴著夫妻、公婆相處的關系。
我一直覺得生活在現代高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離婚確實算不上什么新鮮事物。但出于對家庭、社會的責任,夫妻肯定不會輕易的說分開就分開。旁觀者只能是旁觀者,聽聽也就罷了。萬不可聽取片面之詞,常言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
家庭出現的矛盾點,一是情人,二是錢,三是孩子,四是權。
前三種都好理解,為什么會出現第四種權呢。
現代人,無論你是什么角色,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很缺乏安全感。
即使是夫妻、父子親情都不能夠確保給你足夠的安全感。當然其中也就涉及到了利益。
求圖安逸的人,一般生活都很拖拉,沒有規律性,說白了就是懶。
而勤奮,積極努力面對生活的人,她的生活一般都是嚴謹自律,嚴格按規律執行。
比如朋友的老公,就是典型求安逸的這種人,而她自己則屬于后者,勤奮而自律。
或許是朋友要求太高,過于強勢。一個人的懶惰是天性,但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懶惰。
人有倦怠期,可以理解,但長期的倦怠期,只能夠讓別人覺得你是在偷懶了。朋友兩口子都是精英,自主創業,有自己的公司,兒女雙全,孝敬父母,家庭和睦。事業也是穩步上升,也都隨著她的預期在前進著。朋友一直是嚴謹之人,做人做事,雷厲風行的同時,又很有計劃。創業初期,老公和她一樣,同一個目標,相互扶持和理解。或許是真的累了,老公前段時間生病了,特別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時刻把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事業也就慢慢不關心了。這么大的一個企業,朋友一個人頂著長期下來,也是有所心累。直接導致夫妻關系緊張起來,情緒爆發,難以收拾。外加公婆的指指點點,平日里外表看似很鮮亮的一個人,今日看來有些憔悴。所以說,再自律的一個人都會有底線。
朋友傾訴完,情緒平復很多。
所以說,女強人偶爾也需要示弱。太能干的人,在面對配偶時,適當示弱,會讓對方覺得你很需要她,適當裝裝可憐很好。
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才會過的開心。偶爾的拌嘴也會成為調節氣氛的一種,但過于矯情和自私,就會很容易出現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小姑子,小叔子這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親人。
朋友的情商很高,這么些年,很少與婆婆小姑子發生沖突。這次沒能忍住,她自己也是有過失,因為在外的表現太強,回家后,一直抱怨老公近期的表現,引起婆家人的集體圍攻。
此時,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是婆家人的不是,那倒未必,任何事情都需要看兩面性,解決問題點,就是要找出矛盾,坦誠不公的說出自己的不滿,而并不是一味的指責。老人的思想觀念比較是守舊的,和我們有所代溝,聽聽就好,不必認真。
一意孤行也未必是壞事,壞就壞在身邊人有人提醒你后,你還是我行我素。
人無完人,但我們需要學會及時修正,學習他人之優點,彌補自己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