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青溪》原詩、注釋、翻譯、賞析
【原文】:
青溪
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注釋】
①此詩借頌揚名不見經傳的青溪,來印證自己的“素愿”。②言:發語詞,無意義。
【翻譯】
走進黃花川,我每每追隨青溪的流水。
旅程還不到百里之遙,溪水隨著山路萬轉千回。
它流過山間的亂石,發出喧響轟鳴,流經幽深的松林,又帶著林間青色的寧靜。
菱角和荇菜蕩漾在水上,澄凈中央岸的蘆葦倒映。
我的心向來淡泊閑靜,何況面對著淡泊如我的青溪。
從此留在這巨石之上吧,我將以垂釣來度我的余生。
【賞析】:
本詩寫了一條不很有名的溪水,描寫了溪水及周圍的景色,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詩人用清溪的淡泊比照自己的恬靜安閑,將如畫的景色與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全詩清淡、自然、素雅,卻韻味深厚。
本詩寫的是山水景色,是王維在藍田南山隱居初期寫的,又叫《過青溪水作》。詩人通過歌頌青溪的寧靜,表明自己喜愛閑適生活的情趣。
前四句總體介紹了青溪。黃花川在今天陜西鳳縣,青溪在今天陜西沔縣,兩地距離不遠。“每逐”表明詩人曾多次順著青溪進入黃花川游玩。山勢的蜿蜒曲折使得這段不足百里的路程顯得豐富多彩,非常吸引人。
接下來的四句,詩人用了“移步換形”的手法,寫了青溪的各種景色。詩人穿行于山間亂石之中時,青溪的水聲喧鬧,一個“喧”字在聲音上形成了很強的震撼力。流過松林平地時,溪水又變得安靜起來,沒有任何聲音。清澈的溪水與兩旁翠綠的松樹相互映襯。
第五、六句,詩人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將詩的意境有聲有色地營造出來。青溪流出松林后,到了一片開闊地,只見荇菜、菱葉浮在水面上,青翠蕩漾;蘆花、葦葉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充滿詩意。這里的“漾漾”形容水動的樣子,“澄澄”形容水靜的樣子,動靜相應,非常生動。
結尾四句表達了詩人的想法。青溪的景色談不上秀美絕倫,但為什么這樣吸引人呢?這是因為詩人的心情。詩人將青溪清新的景色的自己閑適的心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做到了心境和物境的統一。之后,詩人用了東漢嚴子陵在富春江上垂釣的典故,表明隱居的意愿。
本詩清新雅致,無論寫景還是抒情都很自然,詩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