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隱碎碎念
按照慣例小隱又給大家分享好的微電影了,《What would your final photo be?》中文翻譯成《你最后的照片是什么?》以前的小隱內心真的是挺反感雞湯文,就是想不明白為什么雞湯文在中國的市場上會如此熱捧?
反感雞湯文里的話道理我都懂,依然過不好我的一生。
現在的小隱慢慢開始接受雞湯文的存在,就如電影中所給我的啟發一樣:你怎么過這一天,就會怎么過你的一生。
所以小隱還是忍不住想要分享給大家看看,更加想知道大家內心的答案,如果人生中的最后一張照片,你會記錄什么?
1839年“達蓋爾相機”問世,作為攝影之父的達蓋爾不但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還研究出以其名字命名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
作為世界上第一臺相機,它具有非凡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照相機從膠片到數碼,從黑白照片的彩色照片,從笨拙的大木箱到改進便攜的微單,一直都在不斷地進化。
還記得過去用膠片相機的時代,為了不浪費膠卷,每一次按下快門前,都需要精心的設計構圖,講究光線,擺出最美的姿勢。
如今,那“咔嚓”一聲的儀式感,早已被各種攝像功能齊全的手機所取代。每當看到喜歡的景色或某個重要的時刻,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下來。
這部來自NOWNESS的短片,卻與現代的流行理念背道而馳:
設想我們的人生如果只能拍最后一張照片,
我們會記錄下什么?
?
我們會像平常一樣隨心所欲咔咔咔按下快門嗎?
我想很多朋友答案一定是不會。
就像片中的對白一樣,人生中的最后一張照片,一定是要記錄最完美的,最有意義的,毫無瑕疵的畫面。
可對你來說,到底什么才是最有意義的畫面?
在這個萬物速朽的年代,我們都想要迫切的抓住些什么,就算抓不住,也總想要留下些回憶。
于是就有了無數張存在相機手機中的照片,但絕大部分照片,都像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無論你翻開相冊多少次,那些照片都會被你絕情的選擇跳過。
就算沒有跳過,當你再次翻開這些照片,你真的記得當時發生了什么嗎?
按下拍照鍵的那一秒,你還記得是誰站在你身邊,是什么樣的美景,陪你共享了人生這美妙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