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周的作業是學習關于親子時間管理的內容,因為時間關系和個人意愿的原因,我不打算去聽音頻內容,但是對于教育、親子、管理等內容,有些話想說。
? ? ? 有了孩子之后,是生命的二次成長。做父母無需上崗培訓,可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合格的父母。我給自己立的一個標簽是“理論育兒派”,很典型一個照書養娃的媽媽。人是復雜的,關于育兒相關的研究和觀點,不敢說哪位專家是百分百準確的。我選擇育兒觀念的一個衡量標準是自己是否在吸收這個觀點時感到療愈和愉悅,盡管自己長于平凡,一定是有很多烙印和局限的,盡力就好。
? ? ? ? 再談到所謂親子時間管理,因為沒有聽過具體音頻內容,無從評價,但不知為何,對這個內容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孩子和成人不一樣,所謂管理,成人可以出于實際需求,出于認知的變化,去學習各種思想和技能,無可厚非。但是對于孩子,我認同“不管是最好的管”。孩子無限靠近自然,天生圓滿,反而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做父母的,應該把心思用于關注孩子每個當下的感受,尊重他,滿足他,而不是改造和控制他。孩子天生向上,有自己的內在架構和自我人格,人依靠內在的指引,就不會偏離成長之道。“完整的成長,是指兒童依靠自己的精神胚胎,借助于內在和外在的環境,受自己精神胚胎的引領,通過生命年齡的不同階段,創造出了一個完整的自我。自我意識是這一生命系統的中心。這個創造自我的里程就是一個完整成長的過程。”
? ? ? ? 我們,在孩子完整成長的道路上,付出愛,給予自由,就已是極好的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