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我與自律,哪一種更切近產品精神
良好的產品思維是今天最稀缺的職業能力。?那么,具有什么天賦的人,最適合做產品經理呢?梁寧苦苦思索而未得答案,某天在學繪畫時用的一本書《五天學會繪畫》找到了優秀產品經理和其他管理者思維方式最大的差異:做產品經理的人善于感知,在現有的結論上建立新觀點。而做其他管理地人更善于邏輯推理和總結歸納。
流行說法:把善于觀察、發散的思維叫做右腦思維,把善于邏輯歸納的思維叫做左腦思維。其實學界已經證明,人的左右腦管轄區域并沒有那么明顯的區分,但這兩個概念已經被人熟知。
【這里初步做了一個劃分,就是把做產品所需要的特質歸為感性人,做管理類歸為理性一類,和之前個人理解差不多。】
《五天學會繪畫》這本書里也用了這樣的說法,為了便于理解,本講下文且用“右腦”代指擅長觀察發散的思維方式,“左腦”代指邏輯歸納的思維方式。
1、《五天學會繪畫》核心內容:從學繪畫中,理解兩種思維
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手做精細動作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是,為什么一般人的繪畫能力,卻停留在孩子的水平?作者的解答是:因為9歲之后,大部分孩子的時間被學校的系統訓練占得滿滿的,而學校的教育一般只開發左腦,訓練我們的判斷、邏輯、效率等能力。所以9歲之后,認知就被左腦主導了。左腦指導我們把握要點,快速概括。
《五天學會繪畫》的解決方法是:不要去畫你認為自己看到的東西,那只是你左腦的判斷。具體怎么做?書中給出的訓練方法就是——?想辦法繞開左腦。
怎么繞開左腦呢?
畫畫的時候,不要急著用線條概括你要畫的主體,而是要描繪主體和背景之間的邊線。然后,你會發現所有物體的邊線都是共享的。如果你要畫一個放在桌子上的杯子,那就忘掉杯子本身,去描摹杯子和桌子交界處的邊線。因為杯子的邊線,也是桌子的邊線。看起來是你一直在畫桌子的部分,但其實空出來的地方就是那個杯子。這樣你能得到的畫面,會比直接畫一個杯子擁有更豐富的細節。
【我沒有接受過畫畫的訓練,我經常喜歡在畫板上亂畫涂鴉。涂鴉是一種比較開發右腦想象力的一種方式。當然,就我個人來說,本身特質就是右腦傾向的。我每次涂鴉都是先在畫板上隨意劃一條線,然后再次基礎上想象,這條線這里加一下可以變成什么,那里加一下是什么。所以會經常有不同的東西出現在同一個作品里,所謂的創造,其實就是這樣不經意中產生的。】
把這個方法遷移到我們的思考習慣中,當你積極用左腦思考時,學校訓練的知識、效率、時間觀念等,會從你的潛意識中冒出來。你按這種思路畫出的東西,一定不是你能最大化觀察到、感受到的,而是左腦認為效率最高的。
所以用《五天學會繪畫》的邏輯來推論:被認為算“左腦思維”的人:邏輯推理能力強、時間觀念強,同時感受力差;因感受力差,沒那么敏感和情緒化,整個人體現為情緒穩定,甚至刻板;更容易根據規則調適自己,更自律,更容易角色化。
而被認為算作“右腦思維”的人,就正好相反:感受力強;能在別人已經有結論處,建立自己的新觀察,并且不太喜歡聽已有邏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能激情地表達自己,具有人格魅力。這些人還有一個特點是時間觀念差,比如開會原本預計一個小時,激情上來了,可能變成4個小時,把后面的事都耽誤了。這樣的人非常自我,也因此會非常自私。
【左右腦的區分,我還是比較同意的,不然文理科分科怎么來?為什么持續了這么久時間,還是有一些基礎。人生而不同,稟賦各異,各自發揮好最好的那一點就ok。當然對于一個產品經理來說,產品架構——還是需要有很強的邏輯規整能力,除非有專門的架構師來做,在一些小公司,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可能更多講究的是邏輯,而不是審美。】
2、自我的人更適合做產品
這兩類人,哪類人適合做產品經理?
答案是,自我的人更適合做產品經理。因為創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創造力要求對自我有極深的體察和釋放,但控制力是自律的體現,是社會化的產物,是對別人的體諒與遷就。
人長期關注什么,就會認為什么東西更重要。自我的人長期關注的就是自己,所以必然自私;自律的人,長期關注外部的邊界和規則,所以這類人有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種人更關注我喜歡什么,而另一種人更關注什么是對的。
【因為創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這句話總結得很到位。互聯網基本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平臺,包容的也是千羅萬象的思維,創新創造是最重要的。搞互聯網的人,沒有個性,就永遠是普通人。做產品的人,更需要個性十足。當然,這里的個性,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個性,愛表現之類,反而屬于比較異類——不合群的人】
比如說,聯想培養的人是自律的人,騰訊更能夠容納自我的人。我曾給不同的企業推薦過幾個很優秀的騰訊產品經理,對方的評價都是:這個人太自我了,對自己考慮得太多,沒辦法用。我心里默默想,你們為什么不深思一下,為什么你們覺得沒辦法用的人,騰訊可以用。
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優秀的女性產品經理很少?其實本質原因是相同的。我們上一節講了集體人格,女性也是一種集體人格。所有的社會觀念在潛移默化地要求女性,說女性應該是隱忍的、體諒的、照顧他人感受的。在這種集體人格的塑造下,女性很難去為難別人,容易覺得過意不去。自我并且自私的人天然沒有這種障礙。
【聯想和騰訊,企業本質的產品還是有些差異。聯想更多的是賣硬件產品,講究流程化、標準化,需要的是效率和成本。騰訊賣的是軟件,講究差異化,需要的是創意。面臨的服務對象和競爭環境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這里的例子,個人覺得不是很恰當。下面一個例子,說缺乏優秀的女性產品經理,這個說法我比較同意。但是從另一方面角度看,女性的感覺靈敏,對客戶的感受體會更深,是具備天生的產品經理潛質的,看好未來出現優秀的女性產品經理人。】
我曾與一個很優秀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他要挑一張App的開機圖,圖片閃現時間其實不到1秒。他挑了100多張圖都不滿意,最后挑到設計師無法忍受,提出了辭職。
當我告訴他,和他配合的設計師要辭職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新的設計師什么時候到?得接著改。”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比如喬布斯,會把他的設計師和工程人員逼瘋,會把對方罵得死去活來。這么做是因為喬布斯真的受不了,但他根本不關心與自己合作的人是死是活。剛才我們說的產品經理的特點——感受力強、暴躁、情緒化、無時間觀念、自我、自私……喬布斯每條都符合。
所以,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有可能是一個在工作集體中或者生活中讓你覺得非常討厭的人。
【喬布斯這個例子比較好,但也容易產生誤導,比如國內鵝廠的老板,外表就是比較溫文爾雅的人,不像喬布斯屬于藝術家性格的人物。當然,可能Pony是當老板時間長了,職業訓練出來的結果】
3、找到自己,接納他人
說到這里,可能會有人問:我應該自我呢?還是應該自律呢?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本質上你關注的就是規則與邊界,其實你就是個挺自律的人。但是,我們可能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律的、集體主義的氛圍中長大。所以即使再自我的人,可能都得有一部分學會自律。
你可能還會問:未來我應該釋放哪一方面的能力呢?
找到你自己的愉悅或者恐懼吧。靠愉悅驅動的人,往往自我。
靠恐懼驅動的人,往往自律。這兩者,都會催生非常優秀、非常成功的人。每個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辦法接納與自己完全相反的那個人,讓他成為你親密的合作伙伴。
【最后一句話比較有啟發。在一個產品團隊里面,必須有不同特質的人一起分工合作才行。如果都是同樣特質的人,最終的產品就顯得呆板沒有生氣。延伸開來,在一個創業團隊里,同樣需要不同特質的人一起搭檔才好。】
4、第一模塊同理心總結
我們內在的愉悅、恐懼、潛意識與集體人格,共同形成了我們自己。
當你要認識一個人,或者要做一個產品時,你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在哪個層面下功夫?你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內心 ,看到自己的愉悅與恐懼,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戶的愉悅與恐懼,了解他們的潛意識和集體人格,不要觸發他們的防御。
【看來一個合格的產品人,不僅需要認識客戶,還要認識自我。認識自我是前提,也最重要的。兵法有言:知己知彼,在這里也是同樣適用啊。】
思考:
1. 你覺得你是一個更加偏自我,還是一個更加偏自律的人呢?
2. 你有沒有過與“和你完全相反的人”合作的經歷?如果有,你們是怎么相處的?
【本質上,我是一個自我的人;但目前的狀態,我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比較自律的人。所謂“江山易改本姓難移”,回歸自我的本性還是很容易的,哈哈。完全相反的合作經歷,好像就是軍隊訓練出來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個模式對于我初期是比較難以接受的,需要磨合一段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