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為了什么?

1441873100899.jpg

過了年以后,準備開始寫文章。從下定決心到開始寫到現在,也有半月了吧。

有沒有底子呢?沒寫過。連小說七要素都不知道是什么。還記得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說,其實我們寫的大多數作文都只能算是散文。哦,散文,那我也算是會寫散文的了,把我這絮絮叨叨的文章就投散文專題吧,沒過。看看別人寫的散文,即了然又怪自己不動腦子又覺得自己聰明,隨便看一眼就發現問題所在。

看過的書倒是不少,基本全是文學名著。可是,除了對自己的價值觀和思想素質的影響,別的什么也沒留下。只是那些書里的人物,到現在還在我的大腦里徘徊,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這也是我為什么,想著做成點事情,而不是白活一生。直到在我有意借了一本關于文學作品寫作分析方面的書,才發現,那些書除了上述提到的收獲, 我真是白白的讀了。我從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寫那樣寫,而只是單純的讀了個故事,然后長久的在作者營造的氛圍里沉迷。

所以你看,雖然自己戴著個眼鏡,在辦公室里獨樹一幟的整天抱著一本書讀,好像自己多有文化,其實自己連篇文章也寫不好。

后來在簡書寫。記得剛開始的時候,自己并不知道在哪里寫才會有人看,就看別的作者在文章底部的介紹都有簡書ID,既然簡書這么不錯,我也注冊個試試嘍。

注冊的時候是晚上臨睡前,躺在被窩里打算玩會就睡了。注冊后在里面隨便溜達了一圈不知不覺就到大半夜了。我越來越清醒越來越興奮,好像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這個平臺,也會讓自己有所為吧。

熱血來潮的開始了自己的第一篇文,剛開始自己并不懂簡書是怎么玩的,所以第一篇文章發表以后也沒有想太多,什么點贊關注打賞什么的根本都不知道。直到后來有人關注我,我才心里一陣竊喜。原來自己的付出這么快有了回應。

后來還寫了一篇心情文。坐在下班回家的車上,打開手機,嘩嘩嘩好多消息和喜歡,居然還有打賞。我忍不住哈哈的笑了,突然的笑聲把旁邊的朋友嚇了一跳。

我在想,我會不會上癮呢?就像別人打網絡游戲會上癮一樣。這種被別人認可、理解、關注和支持的感覺也會上癮吧,好像在無形之中這個世界上就突然多了那么多與自己心意相通的人。為了這個“癮”自己也會不自覺的寫更多文章吧。

也許好多人和我一樣,對這種感覺上癮了。他就像毒品,讓我們這些寫作者欲罷不能,為了享受他帶來的快感,我們費盡心思想盡辦法。

后來很快,我就著手寫小說。前面提到,除了不用腦的看過,我對小說幾乎一無所知,寫起來所以也算困難重重,不知道應該怎么寫,怎么寫才算是小說。所以寫他們也算費了不少心思吧。關鍵是自己還中了毒癮,還想著要勤更文,讓更多人發現自己認可自己還有自己的文字。可是小說這邊才剛剛寫了幾章,自己都拿不準怎么樣還會不會改動,就這么貿然的發表如果得不到讀者的認可怎么辦。忍了幾天,還是發了。

我想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心情:發表完作品以后,我們會時不時的拿出手機點開看文章的閱讀量,看有沒有人評論點贊關注;有的話我們心底就油然而生起一股成就感,沒有的話就會一陣失落。好像我們就是為了這些而寫。

小說寫到一半的時候我停下了。我佯裝成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來寫的樣子,其實自己心里還是騙不了自己的,知道那是因為自己寫不下去了,不知道該如何往下寫了。時光好像停止了,男女主人公就定格在了我停筆的那一刻,無法再往前進行。

我有一個優點就是,在我自己不會做的時候我會看看那些做的好的是什么樣子的。這一看不要緊,直接看的我心煩意亂不耐煩。這差距,不知道要我寫廢多少文章才能拉近。而現如今我們浮躁的心能等得了嗎?我那費盡心神進行到一半的小說看來也得重新投胎脫胎換骨了。

看著別人生動的文字帶給自己的心靈觸動,再看看自己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我不禁在想,寫文,是為了什么?

不就是為了寫出這樣動人的故事,撩撥到人心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嗎?

不就是為了表達自己所主張的觀點,而區別與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你之于你的存在嗎?

不就是為了表達你的生活態度,詩意的棲息于世間嗎?他是你的代言人,也是你精神的強大支撐。

不就是為了靈魂的自由嗎,當你不被理解的時候,他還可以訴諸筆端得到舒展。

……

還是僅僅為了點贊和關注?

當今社會是最不會埋沒人才的社會,你有能力,在各個平臺各個領域都會得到施展。自然,關注、掌聲、鮮花都會涌向你。而基礎不牢,即使一時獲得了點贊和關注,又如何長遠?

我想,大家都應該問問自己,寫作是為了什么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