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 擁抱自己 沒有什么不可能
——記蘇州行的收獲和感悟
這是第二次參加老師的工作坊了。好像做夢一樣,沒想到有了二寶以后,還能走出家門出去參加兩次課程。
那時還是七月,王可就發布了八月份蘇州工作坊的消息,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在想這課肯定與我無緣,蘇州那么遠,孩子又那么小,肯定想都別想了??烧l又能想到,我竟然去了。
決定去蘇州上課都已經是臨近開課前的一周了,我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一股勁兒,猶豫糾結了好幾天,最后還是心情忐忑的問王可還有沒有名額。那幾天簡直是難熬和考驗人的幾天,經歷了好多的內心掙扎和心理斗爭。當時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勇氣和力量,推著我向前走,那一段時間好像特別勇敢,前前后后,為了能去上課,想盡一切辦法,與家人溝通,咨詢了許多小伙伴。老公不能去,就問父母,父母不能去,又問月嫂,月嫂不能去,又問婆婆。最后的最后,又決定自己一個人去上課。中間又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對孩子的擔心,以及對很多的自我否定。
這樣的經歷,讓我看到自己身上面對困難不放棄的勇氣。所有的體會和感悟都沒有親身經歷來的深刻。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看到所有的擔心恐懼都是頭腦的把戲。也更加真切的體會了老師在課上說過的那些話。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孩子學會滑旱冰或彈鋼琴,而是,當她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她有相信自己可以百分之百做成功的信心和能力。她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和探索世界的能力。這樣,當她想要學任何東西、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她都會覺得自己是可以的,而不會覺得是困難。
在這方面,起碼我比以前要好太多了。我看到自己是可以做成很多事情的,相信自己是有足夠大的力量面對很多事情的。我成長強大了,孩子也會學到。
經過三四天跟孩子分離,我體會到豆媽說的:面對母嬰分離時焦慮更多的是大人。當孩子發現媽媽真的不在時,會比大人接受和適應的更快。是的,我的擔心都是多余的,她在家里被照顧的很好,她也自己把自己照顧的很好,當她知道媽媽不在身邊,她很快就用奶瓶吃奶。我看到,我對孩子的不舍,其實是在可憐幼年的自己,不是疼惜孩子。孩子比我強,比我有智慧。我要帶著覺知,不再把可憐投射給孩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課回來,與秦皇島覺醒課時的喜悅興奮相比,這次更多的是沒有感覺的感覺。但我知道我的收獲是很大的。課程雖然早已結束,但課程上的東西一直在延續,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能多了一份覺察。變化就在悄無聲息中發生。
三天的學習,讓我知道,如何更好的給伴侶更好的愛。我更加的打開自己,欣賞自己,愛自己。我看到了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相遇或者離開,愛或者怨恨,都只是因為遇見了自己。我喜歡的,只是我自己身上本來就有的特質。這么多年我一直在追尋陽光,卻不知道其實陽光一直都在。陽光、力量、愛與美,就在我之內,不在我之外。
我知道了,孩子要的不是你給她多好的物質生活,你給她買多么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孩子要的,只是要父母的關系很好,家里充滿安全、溫暖和愛的氛圍,父母的狀態是輕松的,打開的,陽光燦爛的。如何讓家里的氣氛變得更加溫暖有愛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三天的課程里,我收獲了天南海北的姐妹情誼。大家在一起相互幫助,互相支持。感恩老師,感恩遇到你們這些與我同頻的伙伴,我們都是靈魂的家人。
感謝王可把課程辦在那么美麗安靜的蘇息坊。那里是胡因夢開課的地方。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感恩父母和家人給予我的支持,幫我照顧兩個孩子,感謝我最最疼愛的寶貝。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蘇息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坐夜車早上到蘇州,朵媽悅沐幫我買的早餐。
每天定時用吸奶器吸奶,保證奶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永遠記著那句話,我們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當我們好了,孩子不用管,她自然而然就會長的很好。因為她就向著陽光生長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我想說,我愛我的孩子,我不想她們重復我的經歷,活在緊張焦慮和恐懼不安當中,不想她們再承受和繼承我的痛苦之身,所以我學習成長。我成為一個陽光有力量的母親,這也許是我能給她們的最好的愛了。??
祝福所有人,祝福我自己,祝福我的孩子。我們都會越來越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