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在人生最后的時候在墻上寫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直重復著: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我一直在想松子最后的對不起到底是為她過著的悲慘的一生,說對不起呢?還是在對那些對她好的人(她的親人與朋友)說對不起呢?這個可能找不到答案了,在我想來或許兩者都有。
松子的一生過的很悲傷,她的人生好像匯集了現實生活中所有人的不幸,重復著不幸人的悲哀,將痛苦放大它帶來的悲傷則是成倍的。
影片中松子大概說了四遍我的人生好像從此就完了,然后每當她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便會有光芒充斥著屏幕,然后響起她別致的歌聲,預兆著她的人生又從失望變成了希望。松子這一生很缺愛,以至于只要有的人給了她愛,她便會傾其所有將自己托付給她,然后被背叛之后,空留一身傷痕。
? ? ? ? ? ? ? ? ? ? ? ? ? ? ? ? ? 一
小的時候,松子想和妹妹分享父親的愛,可是生病的妹妹總是能夠輕易的得到父親的愛,而松子卻要為之付出很多努力。松子的這種心理其實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內心展現,小的時候家里有了弟弟,總是希望父母將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希望他們不要疼愛另一個而忘了自己。可能我們是幸運的,父母給我們的愛是平等的。然而,松子獲得的愛卻是很少的,所以她戰戰兢兢卑微的用它自以為可以討好的表情,生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其實我們看過電影的都知道在影片的后面,松子父親在松子離家之后,其實還是很思念松子的,只是他的表達的愛的方式不是那么的明顯,松子敏感、固執心理,沒有感受到父親對她的愛。父親死是她的一生的遺憾。
? ? ? ? ? ? ? ? ? ? ? ? ? ? ? ? ? 二
因為學生偷錢的事情,松子的人生開始走向無止盡的黑暗,她第一次說出了我的人生可能就此完了。辭職離開學校,離家出走,遇到家暴男與家人決裂。但痛苦不堪的松子依然陪在在那個對她不好,卻又能陪著她的作者身邊。有人說松子有這樣的遭遇全都是因為她自己,作為一個女人就應該先愛自己,獨立,別人才能愛你。這句話說的沒錯,可放在松子身上卻行不通,松子缺愛,那就像一個空洞,她想去愛別人,讓別人的愛她來填補這個空洞,希望有人可以像父親對妹妹一樣一直疼她。當有一個人給她愛的感覺,讓她逃離孤獨,她總是會奮不顧身。但是作家還是在她面前臥軌自殺了,那是個下雨天,破了的襪子露出了腳趾頭的特寫更讓松子顯得特別絕望。
松子說:我以為我的人生從此就完了。但人生怎么可能就這么草草的結束之后,松子做了男友朋友的情婦,以為那是他人生以后的希望,卻不知那個人是在利用自己,在奔波中做過浴室女郎。殺了那個要拋棄她獨攬錢的小野,遇到了那個憨厚的理發師,以為這就是之后的生活,卻進了監獄。這是她第三次說我以為我的人生完了,但是我卻不想結束我的人生。
看到這兒有人覺得對松子的評價應該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是我們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想一想,松子在尋找愛的過程中,承受的壓力不是我們所以能想象承受的,她一直以為那是生活的希望。然而在她做出努力之后,生活給她的是重重地一擊。在監獄里幻想的那個可以等他的理發師已經結婚生子,她又開始尋找她以為的愛。我們說松子不愛自己,可是她卻總能在失望的生活中找到希望,不至于像在監獄里活的麻木就像個機器人,沒有追求。
這糟糕的人生她總是想努力把它過好,只是她沒那么幸運,總是遭遇著更多的不幸。
松子一生最深刻的愛情,大概是與阿龍吧!然而與他的學生阿龍的愛情并不是他所想象中那么美好。阿龍覺得他學生時代的偷錢是讓松子后的人生過得如此悲慘的罪魁禍首。阿龍承受不了松子對他的愛,他覺得松子的愛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不可褻瀆的。他不想玷污松子的愛,更不想傷害她。
在被阿龍拋棄之后,松子再也不想去追逐愛,也不想去被愛,一個人在一個與之前的家長的相似的出租房里毫無顧忌的吃東西,喝酒,自暴自棄。逐漸的變成了一個臃腫的大媽。有孤獨死去……
? ? ? ? ? ? ? ? ? ? ? ? ? ? ? ? 三
黑暗的人生讓我們唏噓,不知道為什么從看這部電影一直處于淚目的狀態,我在悲感松子人生的同時,覺得她的愛并不是不好,而是給了一份不配她的愛的人身上。我們責備松子不愛護自己,自暴自棄,遇到個男人就往上撲,其實她只是太過于想要陪伴,只是一份像父親那樣的陪伴。
松子說:“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愿”。她總是想著辦法,即便是些常人看起來怪異可笑的辦法來面對不太公平的生活遭遇,就像個鬼臉。那我們又在苛求些什么呢?
一個人是地獄,兩個人也是地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好,可能這就是松子一直在尋愛的原因。
即使她很笨拙,很荒誕也是阿龍的上帝。阿笙說:人的價值,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獻了什么。
放大了痛苦總是這樣直擊人的心靈,看這部電影哭泣時候可能我們在松子身上好看了自己的影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所以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沒人可以告訴你,只能自己經歷,我們期待的閃閃發光總會看到。
最后我想替松子問一句: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