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埃及之前還是很興奮的,畢竟是一個有著神秘古老文明的國度。很長時間的準備這個準備哪個,擔心自己的第一次獨自出國能否順利。從三月底報名AIESEC海外志愿者開始,中間發生過很多事:埃及哪里哪里又有危險,埃及航空的飛機又出了事故…去埃及的信念很多次地動搖,我到底應不應該去?盡管家人反對,終究,我還是在7月10號那天從北京飛去了埃及。
在埃及的生活有很多樂趣,但也有很多苦惱。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第一天進去團隊的尷尬和煎熬,語言上的不足,文化上的差異,加上還有一些些別國志愿者對中國人的忽視,我和同行的學姐兩個人始終游離在團隊之外,尷尬是一整天的主旋律。那時候沮喪的我們甚至萌生了換個項目或者自暴自棄不想繼續的想法。但其實這樣的情況也沒有持續很久,畢竟大家都是對多元文化有追求的人,國外的年輕人也都很好奇中國年輕人的生活,只要自己敢去說,敢去發表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會認真的傾聽,并對你的發言提出一些想法,這是我在外國年輕人身上感受到的那種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埃及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差異是相當大的,穆斯林文化體現在街頭的角角落落,戴頭巾蒙面的埃及女人,一日之內多次的鳴鐘禱告,每次吃飯都需要考慮的chicken or beef。埃及人每日的生活作息和習慣也和國內有著巨大的差異,沒有人的清晨和人滿為患的深夜,混亂不堪的交通,彌漫在街頭巷尾的水煙味。如果把這些看成對新世界的探索,這一切看上去都變會變得很美妙。
在環游埃及的backpacking過程中,最令我難忘的是Marsa Alam,紅海邊的露營帳篷,從未見過的滿天璀璨星空,清的嚇人的海水,還有海邊的寄居蟹、海星、小章魚;浪花輕輕拍打沙灘的簌簌聲伴著夜眠,安靜、美好。還有Hurgada的浮淺,不知道哪來的勇敢,我拋去了救生衣,就從船頂上猛跳進了藍得不可思議的海水里。咬著管子,在海水里飄著,我看到了成群的熱帶魚,看到了海豚,看到了紀錄片里面那種龐大的珊瑚礁,這一切都是對我極大的震撼。在Blue Hole邊上第一次深潛,背著重到無法呼吸的裝備,因為害怕緊緊抓住“潛水生死交”的手,害怕眼鏡進水而不斷去按眼鏡,現在想來這些有點好笑,但卻是對未知世界最勇敢的初體驗。
埃及之行,收獲了很多,朋友們都說我成長變化了很多。我也覺得自己變了,也許是受了那些敢于闖蕩的朋友的影響,也許是發現自己也能夠做很多平時不敢想的嘗試,也許是因為尼羅河的水釋放了我的天性。但總之,這一個暑假,這六個禮拜會毫無疑問地成為我一生中永不會忘的經歷,它始終在我心里,告訴我,世界那么大,正等著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