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接下來,啰嗦老太婆模式正式開啟。
為了幫助喜娃娃分析失眠的原因,給她科普了兩個概念,一個"生物鐘":每個人身體里面都隱藏著一個屬于自己的生物鐘,它是由我們長期居住的環境以及生活中逐漸養成的一些習慣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生物鐘會使我們的身體自動保持一定程度的規律作息,具有相對穩定性。
另一個"時差":由于地球自轉以及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規律,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相應的地區時間,不同地域之間存在的時間差異,簡稱時差。
我接著告訴她說:"正如你目前所在的澳洲黃金海岸,和中國大陸相比,提前了整整兩個鐘頭的時差。此時澳洲雖然是晚上九點,而對應中國時間才七點鐘,也就是說你體內的生物鐘其實仍然停留在晚上七點鐘的狀態。七點鐘,以前這個時間段你都還在家里玩啊,根本沒有睡覺!所以現在這么早躺在床上,你當然會睡不著啦。"
這就是地域時差以及時差和生物鐘之間的矛盾,在新的環境下,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從一種固有的狀態切換至另一狀態,這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過程就是"倒時差"。喜娃娃應該是有很深的感觸了。
同住的其他兩個小伙伴,大概是在出發前提早倒好了時差,所以就能很快地適應當地的作息,按時睡覺了。
而喜娃娃沒有提前倒時差。
第一天可能是因為旅途太勞頓,所以她也能夠早早入睡。而第二天,第三天,由于生物節律被打亂,失眠的困擾也就不請自來。
每一次經歷,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喜娃娃用失眠兩天的小小煩惱換來對于時差和生物鐘的親身體驗,以及懂得了"凡事預則立"的道理,從這個角度看,沒有提前倒時差也許并不是壞事。
相信這一次她又成長了。
磨難有時是值得的,我想。
后來,我給了她一些建議:即使睡不著也最好安靜地躺著,閉目養神,以使生物鐘盡早地調節適應。也可以試著回憶一遍白天去海邊玩耍的歡樂片段,然后想想有什么值得記錄下來的事嗎?選一個什么充滿新意的標題呢?或者,在腦海里擬一個關于明天的個人計劃?或者,向寄宿媽媽索取洗衣液的時候,怎樣用英文表達?等等。。。。。
"相信我,過了今天,你的身體里一定會悄悄長出一個新的生物鐘!。。。。。"
我一直喋喋不休地講了很久,一看時間不覺已十點過,澳洲時間也應該很晚了,電話那頭似乎早已沒了回應,喜娃娃應該是愉快地睡了。
親愛的小孩,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