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開始學習做飯的,在這之前可以說是一個生活白癡,而不做飯的緣由自然覺得是浪費時間,大學讀書那會,高中同學經常組織周末聚會,只要提到買菜做飯,對我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事情,雖不用我下廚,但我厭煩在雜亂擁擠的市場里挑菜買菜,也不喜歡回家后還得整理食材這個冗長而無聊的過程。
我想這絕大多數和從小寄宿學校的原因有關,對于學業繁忙的寄宿生,唯一使命就是學習,所有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都是在浪費時間,于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求效率,吃飯時間越少越好,那吃什么最適合呢?快餐!
其實很多步入社會的人,考慮的問題也大抵如此。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早中餐能在外面解決就不在家里做,下班晚了,更沒有自己動手做晚餐的習慣。是的,在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快消時代,所有的食材都可以從超市打包回家微波,絕大多數的人都“鐘情”于快消食品。這就是我們的時代。
這也是導致看完這部影片后,很想推薦給大家的原因。
1、
我們家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男主廚,下廚的重任都交給男士們,以至于嫁進我家五年多的嫂子到現在都不會做飯。今年回老家過年,可以說是我第一次下廚做飯,為什么有了下廚做飯的想法,原因很簡單,喜歡!這不是廢話嗎?如果我說是受了一部影片的影響,你會相信嗎?
這部影片就是由日本電視臺(NTV)于2008年制造并播出的《料理仙姬》,影片講述老牌飯店二十出頭的店長半田仙制作日本傳統飲食文化的故事。共10集,每集都有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令人深思,同樣,每一個半田仙品嘗美食的鏡頭,都讓你十分有食欲。
而這些美味的食物都是通過自己親手用心制作出來的,熬制幾小時的蘿卜、堅持用稻草制作的飯團,還有為了制作純度更高的味噌,花費幾天幾夜挑選黃豆的艱辛過程。看完不免感慨,一間普通的老牌飯店,對美食尚有著如此至高的追求,平時總以忙碌為借口的我們,生活是不是過得太粗糙了?
2、
這部影片還有很多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首先,在這個你追我趕、競爭激烈的快節奏社會里,我們是否應該放下腳步慢生活?
在第一集的時候,導演就很巧妙設計半田仙和“微波爐”料理女王比賽橋段,直接把問題拋給我們,你是更喜歡6分鐘之內可以做好了兩道菜的料理女王,還是不緊不慢安靜烹飪美食的半天仙?
“因為這是現在這個時代的潮流,節約一分一秒是我的選擇。”這是速食主義者的答案,但我卻更傾向于擔任評委的美食學校校長的答案,“我不在乎用不用微波爐,我在乎的是做菜給我的那個人,心里是不是裝著要吃這個菜的人。”
半天仙這種慢生活姿態,你越往下看,就會越喜歡。誰會買一個200萬的古式瓷器放在草地上盛雨水,只為了讓它回到屬于自己的地方(當時員工月工資僅為5萬)。這種看似無厘頭的舉動,實則是半天仙對傳統工藝的敬仰。
所有做飯用的食材,在半天仙看來都是有生命的。蘿卜先生不喜歡金屬類的東西,所以,菜地里拔出來的蘿卜無論多臟,都只能用手清理;發酵的曲子先生要配上喜歡的青菜魚肉;飯團先生惡柴火,所以必用稻草。
3、
其次,當傳統文化與現在文明起沖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抉擇?
百年老宅是要翻新保留還是拆掉重建?一升庵繼續追求獨立的精致美食還是開二號店盈利?制作時間長達半年卻不盈利的本枯節是否還需要繼續下去?當現實的黑影漸漸逼近,一升庵的經營方式到底是否真的可行。
①百年老宅是要翻新保留還是拆掉重建?
這種對于現代文明的拷問,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比如正在逐漸消失的實體書店。快捷、便利、便宜成了現代社會的主流,但快捷并不代表品質啊!比如片中以高價承包新房項目的建筑商們,他們考慮的是賺差價、降低建房成本,那么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偷工減料。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就像房屋工匠丁子所說的那般,過時的木匠和過時的房子都會被淘汰,這就是命運。
撇開這些不談,老房子的價值還在于里面曾經住的人,還有發生的故事。很多人過年過節只要回到老家都會很感慨,為什么呢?因為在這里,有屬于你的故事,有屬于你的回憶,所以說這是一種情懷,而這種情懷是重建新房所不能給及的。
②一升庵繼續追求獨立的精致美食還是開二號店盈利?
在這段故事里,可以看到作為店長的半天仙情商有多高,以親自煎制素燒雞的方式拒絕了臺場希望一升庵能在綜合大型購物中心開設分店的要求。想要做出令人難忘的美食,廚師不是最關鍵的,需要做到的是寸步不離,那么,二號店的開設勢必影響食品的質量,這就是半天仙的態度,追求獨立的精致美食。
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奢侈使用大面積店頭,頑固保持古老的作法,這種利潤的沖突也是造成很多實體老店經驗不下去。
③制作時間長達半年卻不盈利的本枯節是否還需要繼續保留下來?
看到商販因為別人分辨不出而把本枯節換成荒節的時候,不免想到現在為了降低成本,擴大利潤走入歧途的無良商販們。半天仙說本枯節應該是日本最美妙的食材了,可在這個快消時代,人們根本不在乎吃進肚子里的魚是經過1個月還是半年晾干而成的,只在乎它是魚且價格便宜。
一升庵最后還是沒有逃離被開發商推倒重建的命運。現代建筑的可悲之處在于追求統一化、沒有獨特性,越是繁華的一線城市,越多框架一致的店面。以前人們住的是家,現在人們住的充其量就是一個小格子,而且是一模一樣的小格子。
1000個觀眾,對影片就有1000種解讀,但不管是何種方式,在這里想要表達的是,也許看完后的你,會慢慢喜歡上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