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完一篇有關我老公家庭的覺察日記,娜娜問:我的家庭帶給了我什么?
我的爸爸媽媽送給我一件我最最珍貴的禮物---自由。在家里,我可以自由言論(談天說地,即使吐槽爺爺奶奶),我可以行走自由(比如大學時候追星,麻麻和我一起喜歡謝霆鋒),,我可以戀愛自由(比如五年級早戀,麻麻并沒有惡言惡語或是立刻馬上要求分手),我可以吃穿自由(比如買自己喜歡的衣服而不是廣義上家長們認為的“舒服”)...這份自由我視為珍寶,因為自由,我懂得給予比限制更難把握。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的爸爸送了我一把生活的鑰匙---用心。比如衣柜疊的整整齊齊,提前一天準備好第二天的衣物,零碎東西歸類規整,書寫筆記整齊清楚,做事情有條理,提前做好計劃,或者在心中預演一遍,有備無患。當計劃被打亂,盡管可以很快的控制情緒去做事情,但我會內心暴躁,恐懼的的不安全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的媽媽送了我一把心靈的鑰匙---寬心。比如小學我經常丟自行車鑰匙,媽媽第一句總是會說“沒關系”,而不是有情緒的抱怨或指責。現在我面對困難挫折,也會對自己說一句“沒關系”,不至于太懊悔,不至于不理智,不至于小心眼。在我的眼里沒有“天大的事兒”,也沒有“過不去的坎”,有的是對困難的不scare,對失敗的不care,對未來的expect。對待事情的過于寬心,使人感覺在意度不夠,關注度不夠,以及產生對我的不信任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慶幸和父母可以隨心所欲的交談,可以勇敢的說“不”,同樣,面對他家庭的“不自由”,我的直接表達很可能被解讀為“沖撞”。如林老師所講,在“固有的信念”處喊“停”,試著跳出“我”的思考模式,“看到”、“聽到”他的模式,使“我”更愉悅的融入到新家庭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