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高跟鞋的雛形開始面世。
起源于法國的它最初是專為男同胞們服務的,一大目的是為了方便當時普遍身穿長袍的男人們騎馬,以及,瀟灑地跨過那些長街上的馬糞,當然這時候它的鞋跟還沒竄高太多。
然后,時間如梭,歲月如歌……
百來年后,法國在它的國王路易十四(綽號太陽王,執政72年,可稱法國版本的康熙帝,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名言為‘‘朕即國家’’)的長期治理下,終于國勢大盛,挺身于歐洲第一流。
太陽王路易十四,此君既有文治武功,又富雄才大略,只可惜身高堪堪,和他的過人威望多少有些不搭,是以心中念念,有些怏怏。傳聞他某天靈機一動,暗中把自己的鞋跟墊高了幾寸,成功地使自己看上去高大威猛了一些。
公允地說,這個點子其實不壞。
壞只壞在,路易十四不是個普通人。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太陽王的這么一番舉措,朝中權貴們瞧著眼里,用在腳上,竟紛紛效仿起來,也各自叫鞋匠墊高了自己的鞋子。只是這么一來,你高大他高大,人人高大,太陽王非常悲愴地被比了下去。
誒,這事換誰來都要有些不樂意。
路易十四也不例外,好在他為人雖則好武,骨子里卻也是個有肚量的仁君,生氣惱火之余,也不想把那些效仿自己墊高鞋跟的人給撤了斬了。他長嘆口氣,暗地里又加高了自己的鞋跟。
結果,大臣們一瞧,哎呀,陛下又變得高大上了些,不行,咱們也得緊緊跟上!各自又把腳下的那雙鞋做上些手腳。
朝中巨人們這一番明里暗里的交鋒下來,高跟鞋聲勢大漲,變得越發高聳、越發流行。
終于,高處不勝寒,男人們自覺再難駕馭,半是厭煩半是遺憾的選擇了放棄。
現在,正如你所猜想的那樣,事情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那一雙雙高挑的尖頭鞋子們怪叫著哭泣著掉轉了頭,爭相奔向一個新的主人——女人。
很多人篤信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也是其中一員。
只是有時心下疑惑,所回之響不一定貼已胃口,便如三百多年前路易十四的那一雙尖鞋高跟,懸懸于眼,讓人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