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管理百年》是2002年翻譯成,2003年出版發行,而且只發行了一次,5000冊。沒錯,這是一本絕版書。很好奇20世紀“百年管理發展史”在斯圖爾特·克雷納筆下的輪廓,我干脆買了影印本。并且非常慶幸紙質書的閱讀感,那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名、企業、品牌、理論的來源出處,讓我對管理百年足跡有了相較于從前更完整的認識。
? ? ? ? 促使我看第二遍的緣由是,當我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忽然反問自己管理學的起點在哪兒?管理學發展到我翻到這一頁有哪些標志性人物?他們為管理的發展做了什么?我明白了什么?時至今日比較,拋開時代局限性,是否有合理和或者不合理的地方,我從中能引為思考和可用之處是否存在……
? ? ? ? 其實,“序言”都很精彩。一開篇直接告訴我們“作者把研究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在管理進步的本質的不確定性上。”,“管理者知識的持續更新有時也要求他們大量放棄就在不久以前還被認為是成功標準的實踐經驗。”看起來一切都在適應每一個當下發展,并找到各自的改變。然而,并不代表所有的管理現象都是短命,個別因受到更大歷史力量的作用而得到延長。在書中跨越百年也是“美國世紀”,站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正如書中所說,我們的確在繼續探究大企業,繼續研究偉大的領導人,我們并沒有揭示出什么決定了管理的成功。雖然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個成功關鍵的瞬間,而且有的成功正在繼續。
? ? ? ? 回到書中,從伊萊休·魯特發現“軍隊中最關鍵問題是各個部門間缺乏協調”,第一次有意識、有系統地應用了管理的選擇,到法約爾對管理思想做出的貢獻——為整個管理學的概念和實踐的教育奠定基礎;從考慮更廣闊的有關管理本質的理論問題的法約爾,到關注時間問題的問題解決,奠定現在被稱為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者——泰羅……時間不再由太陽升起或者教堂鐘聲來宣告,而是將由工廠的汽笛或工廠的鐘聲大聲宣布,時間有管理者來衡量和宣布了。這只是百年管理發展的最初進程縮影,站在今天,時間不止由管理者衡量,而且還有甲方和遠方。
? ? ? ? 從亨利·福特的“多即是好”,到今天的小眾個性定制,市場的導向不斷在改變和交換位置,管理也在適時適勢適人調整。我們逐漸告別泰羅所認為的——管理是一門與人的欲望無關的科學。在基于雇傭的人性化管理,不斷提高老板收益和員工的利益。在組織巨人的概念中,斯隆在明確每個人的責任,而同時期的“P&G”寶潔將責任賦予每一個個人,奠定了品牌管理成為一項管理職能的基礎。管理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止,福列特核心思想認為:人是任何商業活動的核心。她對管理的沖突提出三種應對方法:壓制、妥協、整合。但是整合是處理沖突的唯一積極方式。的確,“人才是未來”。
? ? ? ? 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百年里,世界也并不和平,然而兩次世界大戰也沒有耽擱管理發展的腳步。戰爭總是能以令人驚嘆的程度集中管理思想。尤其二戰,更是管理實踐和理論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把新生的人際關系學派和在此前40年中得到的熟練掌握的大規模生產技術結合在一起。在這場戰爭中增加了一個特別成分:營銷。可口可樂,箭牌,亨氏,都是這個時候的品牌成功的奇特故事。更令我恍然大悟的是,日本居然在戰敗前就開始計劃他們的未來,把“質量控制的概念”提上日程。當時新生的索尼也好,松下也罷,這種質量控制帶來的推動力到今天依然不可小覷。日本把企業的成功與社會的改善,個人的發展和整合國家經濟等更寬范圍的內容聯系起來,這比西方“企業就是一切”要更有力。在日本,有影響的公司形成了強有力的企業文化。這個在管理發展史上是一個重大進步。時至今日,企業文化管理帶來的力量已經不需要再驗證。
? ? ? ? 而當時那個時代,整個世界都等待著企業的銷售,公司開始系統考慮更精準與市場進行聯系,現代營銷誕生了。多么有趣!20世紀資格最老的管理思想家彼得·杜拉克對企業做了一針見血的解釋——關于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有效定義就是“創造消費者”。隨之而來的麥卡錫營銷組合4P概念,后來的科特勒提出的購買者營銷組合4C概念,再到后來的《哈佛商業評論》營銷理論在不斷向前發展。品牌的推動,工作的激勵,馬斯洛理論的誕生,人們在“計劃未來”中杜拉克確立管理責任五大基礎:制定目標、組織、激勵、溝通、開發人才。引申到繼續向前的目標管理模式,戰略發展全盛時期到來,職業經理人應運而生,MBA隨之匹配存在,并且快速發展。其中湯賽德的觀點非常準確:“管理的涵義并不僅僅是數字。管理者可以是專業人士,但他們不是什么永遠正確的超人。”
? ? ? ? 在管理百年中接近于尾聲的時候,作者最后指出“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因為一切都在變,企業如何培育出適應這個世界的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圣吉指出學習型組織的五個組成部分——“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隊學習”。所有這些潛藏的意義是——那些不能學習或找出吸引人的價值觀的企業和個人將不能存在。學習明日的資本。學習就意味著為接受繼續挑戰而做好準備。
? ? ? ? 我要求我自己一直保持學習的節奏,而現在所處的團隊也是努力打造學習的氛圍。學習,思考,踐行帶來的安全感和踏實感讓我覺得快樂。我想我會抽空再讀《管理百年》,這是一本放寬視野的書,站在時間線上看管理的發展,反觀自身和團隊,是一件值得思考并且感到很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