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夜好眠,一夜無夢。
前天剛剛立秋,昨天晚上明顯能感受到氣溫的變化,節氣真是一種神奇的存在。
古有諺語:早上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就是在晚上,那天可真是個能熱死牛的天氣啊!
很多農諺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經驗所得,是他們在田間耕作以及日常生活時總結出來的自然規律。
我至今記得小學時背過的農諺: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久陰大霧晴,久晴大霧陰;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很快就來到……
背過之后,總是想著去印證一下到底對不對,但始終我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
而動物在天氣變化前總是有敏感的反應,教人類要敏銳許多。每次大雨之前,總是能看到燕子的身影,低飛盤旋,用它們的鋒利剪刀將沉悶的空氣剪開,讓人們稍稍透口氣。
螞蟻搬家也見到過,但那時只記得觀察螞蟻了,卻忘了觀察螞蟻的目的,不過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蛇過道沒有見過,但幾次和蛇對視,都覺得頗有意思。這種動物在我的印象中,能想起來的字只有一個——冷,老人們都說,有蛇的屋子一定是涼快的,這樣想來,我遇見的那一大一小待的屋子果然是十分陰涼的。
往年立秋并沒有什么感覺,只記得立秋以后,能明顯看得到天更藍更高了,印證了那一句“秋高氣爽”。
而今年自入伏以來一直在盼著立秋,今年的高溫天氣持續時間格外長,所以希望立秋后的早晚涼爽空氣緩解一下這被蒸煮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