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老師,我家孩子什么時候學英語比較好?…曹老師,怎么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英語學校?…曹老師,我英語不好,我的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怎么輔導?………
? ? 一說到“語言”兩個字,家有1-3歲年齡段的家長們就會語速加快、神情凝固、心情迫切,當說到“學習第二語言”話題,一般3-7歲兒童家長就比較迫切。這樣的情況不是個案,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共性問題,雖然現在很多的公眾號和機構都在討論,但是在共性下面的個性問題,卻是一直解決的不盡人意,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學習第二語言的語言敏感期(關鍵期)”。
? ? 因為基因和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各自的語言敏感期和爆發期都不同,所以這就是為何同樣看了文章有的家長能做到50%、而有的家長只能做到10%,就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或者說每個天使都是不一樣的。
? ? 在這里,我把從2005年開始在各地講座中一直分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先說一下前提條件,其一,“你不是多種族家庭”(就是兒童所在的家庭不是跨國婚姻);其二,“不是多語言家庭”(就是兒童所在家庭撫養人地方語言不超過兩種,含兩種)。那為何要說把這兩種情況單獨說呢?因為他們的特殊性決定著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情況也具有特殊性。
? 接下來我們說一般情況下學習第二語言需了解的問題,
? 其一,找到“兒童語言關鍵期”。兒童敏感期一般在一歲半至三歲,但是這么長的時間家長怎么把握呢?很多看過早教方面書籍并且還沒有經驗的家長會很撓頭,往往很多人在不明所以然的情況下耽誤了自己孩子掌握母語,繼而影響到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機。所以兒童的語言關鍵期很重要,當你的寶貝每天說話開始問為什么的時候(我強調一下,是一個時間段、不同的問題連續問),恭喜你!你的寶貝已經進入學習第二語言的關鍵期。哪怕你不會說英語,也不用擔心孩子自己分辨不出來你說的對錯,因為他/她們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只需要讓他們聽到正確的第二語言發音。到這里,關鍵詞出現了!對,就是“聽”。語言是人社會發展和交流的工具和基礎,“聽”是第一步但是很多家長用的是“看”的方式,所以你無形中搞亂了孩子的正確學習方式,就像我們在他們嬰兒期搞亂他們的睡眠時間一樣的效果,但是小的時候他只會讓你在深夜無法入睡,可是語言有障礙,他會讓你為他的生存、生活擔心一輩子。所以,各位家長你一定要多多注意語言這個問題,不要掉以輕心。我們繼續說,兒童只有會“聽”才會“說”,所以“聽和說”的位置不要搞混很重要!
? 其二,不要為了“學”而“學”。家長不要為了讓孩子學習英語而學習,為什么?因為我們從小受家庭和學校影響,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考試,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或者是周圍其他同學,出現反抗和厭學的情況。我們還希望我們花了錢讓孩子在經歷一次自己的痛苦學習經歷嗎?答案我相信90%的家長會說“不”!所以,想讓孩子學會和掌握第二語言,首先是從興趣下手。這時候,會有家長瞪大眼睛問,為何從興趣下手?從心理方面說,一成人想提高自己對某種事物的持久的關注,就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兒童他往往是從無意注意在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對事物產生興趣,由對事物的興趣濃厚轉變為意志力并有意識的長時間注意。所以家長們明白了為何從興趣下手了吧,當你的孩子對第二語言感興趣,你就已經把孩子領進了語言的大門里,接下來家長你要把主角讓給我孩子們了,也就是說你不要再想著控制你的孩子,平時嚴謹卻不嚴厲、放松卻不放縱、關注卻不控制,同時學會在孩子每次有進步時(不管大小)及時表達你的贊美和鼓勵。
? 其三,多經歷多探索。當孩子已經能自主自發的學習后,家長要多創造機會給孩子去使用,別忘了“語言”是工具。資金充足并且有時間度假的家長多帶孩子去有第二語言環境的國外旅行,多給孩子創造使用語言的機會;有的家長因為工作或者家庭局限性不能帶孩子出去,那就帶孩子去多參加英語類的活動或者比賽,記住“比賽第二”!不要過于關注名次。
? ? 今天說的有點多,但是每句話都很關鍵,有幸讀到這篇文章的家長,請你嘗試后有后續問題,我們多交流多溝通,我希望每個孩子學的快樂生活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