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來了!
這是一次對實力檢閱的“閱兵式”,更是一場放眼未來的成人禮。
1071萬年輕學子走上了獨屬于自己的“年輕戰(zhàn)場”。
1095天,156周,36個月,3年。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大大小小的考試。
稿紙上密密麻麻的計算符號。一摞又一摞泛黃的試卷。一本本快要翻爛了的參考書。
見證了你們的努力與奮斗。此刻站在考場中的你,已經(jīng)是青春的勝利者!
愿你們合上筆蓋的那一刻,有著戰(zhàn)士收刀入鞘般的驕傲。
高考,加油!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
今年的高考生注定是在高考歷史上最特別的考生。
超額寒假、云端開學、高考延期、口罩、消毒液、一米線、測溫計······
2020不容易,但請相信:“一定是特別光明的結(jié)尾,才配得上這么出其不意的開局”。
時間不會辜負每一分努力,夢想不會怠慢每一個腳印。
高考雖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千萬條道路中最公平的一條。
高考來臨,這三句話送給孩子們:
2、關(guān)于知識和學歷
講一個故事。
2008年,安徽有位高考生,叫徐孟南,是個很有想法的孩子。
那年高考,他故意交白卷,考零分,以表達自己對教育制度的不滿。
當媒體的聚光燈和叛逆的神光環(huán)快速褪去,家境貧困、兄妹四人徐孟南面對的,終將是一個農(nóng)家少年粗糲且辛苦的人生。
沒有文憑和學歷的他,輾轉(zhuǎn)多個工廠和車間,組裝廣告箱,制造窨井蓋,生產(chǎn)衛(wèi)浴品……
干遍了臟活兒累活兒,也在生活的磨礪中漸漸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錯。
2012年,徐孟南創(chuàng)辦了名為“高考0分生”的網(wǎng)站。
講述那些高考0分學生的故事,更呼吁后來者不要重蹈他的覆轍,不要因為逞一時之快而留一生之恨。
“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考零分。”始終和媒體保持互動的徐孟南,曾多次這樣表達。
從2008年到2020年,十二年一晃而過。
輟學,打工,結(jié)婚,生子,離異,命運再回原點,始終繞不開的是兩個字——高考。
這是他用自己12年的人生,換來的慘痛教訓。
只是,這樣的教訓,依舊擋不住身邊這樣的聲音:
“新聞里,路邊攤煎餅的大媽月入三萬,足夠養(yǎng)活一家老??;”
“曾是高考文科狀元,北大畢業(yè)的高材生陸步軒,最后不也是去賣豬肉了;”
“現(xiàn)在有些網(wǎng)紅月入百萬,高考改變命運這件事,是你們那個時代的事情,早就過時了!”……
沒錯,沒讀過什么書但是混的風生水起的人有,但是你掰著手指頭數(shù)數(shù),能有幾個?
學歷不能決定人一輩子,文憑也不能完全證明一個人的能力,但一些機會,在更多時候只留給擁有這張紙的人。
多少你向往的地方,都標著條件:本科及研究生均畢業(yè)于國內(nèi)985院校。
一切珍貴的機會都以本科為起點。
高考改變命運這件事,從來不過時。
所以,親愛的孩子,請明白:
高考很難,讀書很苦,但不高考、不讀書的人生,更難、更苦。
3、關(guān)于目標
“曾經(jīng)以為高考結(jié)束人就可以解放了,后來才明白解放的意義在于:別人鋪的路走完了,該自己親自鋪路向前了?!薄n東燃。
高考之后,你可以不必再每天“練五三”,不用在終日“必刷題”;
你可以晚上追劇,早晨不起。
高考之后,沒有了老師的盯防死守,沒有了學校的清規(guī)戒律;
生活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開始感受社會上的人情冷暖。
開始擁有成年人的一切權(quán)利,開始為自己的一切負責。
之前的人生一直在為了考大學而學習,考上了大學之后呢?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個答案只能由我們自己去尋找。
沒有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做指引,便會開始迷茫,開始彷徨著尋找方向。
有些人在迷茫中迷失了自我,開始揮霍著大把的青春。
幾年過去,目瞪口呆地發(fā)現(xiàn)自己虛度了最美好的時光。
所以,一定要找一個明確的目標,以填補“高考”留下的目標感缺失!
4、關(guān)于心態(tài)
《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從來都不是讓你把一次考試當作是人生成敗的賭注,只是想讓你在足夠年輕的時候體驗一次全力以赴。
高考之前,高考無比重要;高考之后,高考并不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是當下和未來。
不管考好考壞,對于孩子們剛剛開始的人生來講,都只是代表一個人生時期的結(jié)束,另一個人生時期的開始。
把那些遺憾埋在心底,給自己一個微笑,給孩子一個微笑,祝賀他終于邁過了人生第一個重要門檻。
該做的都做了,該流的汗都流了,那就不要糾結(jié)于一張試卷,一個分數(shù)了。
高考可能是你人生的一次機會,但不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我們并不要你鞠躬盡瘁,但要全力以赴,不要你透支,但必須盡力!
今朝高考,最好的祝愿都給你們,愿你們:
念往昔,不負遇見,青春無悔;
惜今朝,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盼來日,依舊乘風破浪、不負韶華!
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