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易效能時間管理已經40多天了,從起初的情緒激昂、信心滿滿,到現在的波瀾不驚、平和淡定,每日例行的打卡、做三件要事,中間也有過多次迷茫、苦惱,好在40多天總的來說都是在前進的路上,目標雖然仍然遙遠,但是相比之前,已經能更快的調整自己,讓自己一直情緒飽滿。
我大概也算是個經常自省的人,經常問自己為什么不能一直保持高昂的狀態砥礪前行呢?深思之下,覺得大概是因為有以下幾種小魔小怪經常出來搗亂的緣故吧。
1.情緒的影響:
人是有情緒的,于我更是明顯。從開始學習親子教育、自我認知的課以來,我才認識到自己受情緒的影響特別大。在情緒高漲的日子里,信心大增、思維敏捷、做什么都充滿干勁。但我經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導致情緒像過山車一樣會突然跌入低谷。在情緒低落的日子,憂郁頹廢、悲觀失望,什么理想目標于我都是可望而不可及,只有度過低落期才能重新燃起生活的斗志。
2.惰性的影響
大概人天生是有惰性的,所以有“舒服不如躺著”、“葛優躺”、“北京癱”之說。如果可以不為生計發愁、不為理想奮斗,大多數人都愿意待在舒適區吧。我偏偏總是一不小心就滑回到舒適區,再從舒適區走出來就需要耗費一股力氣。
3.精力的影響
結識易效能,結識007,讓我認識到太多優秀的人,知道許多以前根本沒接觸過的新知識,于是這也想學、那也想學,不再聚焦之前擬定的目標,結果是今天忙這個,明天忙那個,最終哪一個都沒能做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到太多的事上,往往哪一個都是無疾而終,欲速則不達。
我的自救之路
1.控制情緒
月亮都有陰晴圓缺,人的情緒會時常變化也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怎樣把控自己,盡快調整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學習了許多的自我認知課程,我自認為已經能夠認識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希望今后可以更好地調節自己,讓自己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
2.克服惰性,習慣養成不貪多
葉老師曾說,愛非堅持,堅持做一件事靠的不是單純的意志力,而是愛和喜歡,是你心中的夢想。叫醒我們的也不是鬧鐘,而是夢想。每個人都希望盡快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此一下子制定了許多目標。但是一個人沿襲了多年的生活習慣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新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過刻意練習才能用新的做事方式代替舊的做事方式,所以試圖一下子養成多個好習慣是不現實的,貪多嚼不爛的結果是方寸大亂,一棒子打回從前。習慣要一個一個的制定,在一個習慣已經養成,不容易再褪回到從前時再進行下一個習慣的鍛煉,這有助于穩定地向目標邁進。
???3.精力的管理
按照葉老師的說法,精力不夠用,完全是因為自己不會安排,沒有高效吃青蛙,和統籌安排其他的事情。一個人一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把它做精做透做到極致。按照易效能的工作方法,每天高效的吃三只青蛙,按照情境的需要適當安排其他事,每天都會精力充沛,享受快節奏下的慢生活。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要重聽葉老師的課,把之前沒領會的或已忘記的高效工作方法應用到工作學習中,為快速實現我的目標而努力。
4.允許反復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以前只覺得這是句廢話加官話,現在終于發覺用在自己的踐行上還真是那么回事。人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機器都有罷工的時候,所以人短時間的逃避、修整都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一有反復就給自己貼上我就是個不能堅持的人,我就是個半吊子的人這樣的標簽。允許自己做短期調整,等調整好了,繼續上路也許效率會更高。葉老師說,今日不做不是明日不做的理由,今日你沒有做,沒有關系,第二天收拾心情重新出發就是了。據說火箭在發射過程中只有3%的時間在向著目標飛行,其余97%的時間都是在校正。發射火箭尚且如此,何況身為肉身的我們,所以不管我們放棄了多少次,只要我們重新又開始了,我們就是在前進。如果你一直在前進的路上,相信你也會最終像火箭一樣達到自己理想的宇宙。
拼搏吧,少年!愿你的生命燦爛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