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一直在得到聽管理學音頻,因此有些心得分享給各位
我今天不是來講自己學的課程有多好,而是說一件另外的事情:
“知識付費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選擇“
下面我用短暫的語言闡述給各位:
首先這個問題需要追溯到沒有付費音頻的時代,在那個年代沒有直播,沒有智能手機app,更沒有微信學習群等等??晒W習的大概只有書籍,那么請問在那個年代中有多少人認真看玩完過一本書呢?有多少人靜下心來想過自己是否喜歡過著本書?這個問題請各位結合自己思考下!
其次,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并用到生活中?還是為了滿足焦慮感?
再其次,我們可曾了解自己的性格適合哪些類別的知識,還是說跟隨大家學習而學習?
以上的問題即使到了今天,都沒有真正解決,甚至被放大了!即便我們現在更容易獲得知識,了解咨詢,然而分辨力、獨立思考能力的不足并不能這些知識很好地融入到我們骨子里。
比如有句諺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看完這句話肯定有許多人會覺得讀書沒用,有人指點就能干成好多事!那么真的沒用么?請各位仔細思考下,這句話里所有的內容是不是相輔相成的呢?假設你什么都不會,人家指點你什么呢?
我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前陣子我去參加個寫作培訓班,來培訓的人大多都是高校老師或者寫作培訓老師,而我只是寫作愛好者,但這節課我的收獲卻非常大,因為老師所講課的方式剛好是邊啟發邊讓我們自行創作,結果呢?一堂課下來,我多了更多新鮮的想法,更多有創意的場景。
課間我們互相分享作品的時候,大家都對我的想法很感興趣,其中一個老教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現在老師的思維都慢慢被束縛了,即使聽了這樣的課也只是在原地打轉,寫的東西還是那樣,沒什么實質性變化,但是聽完你的分享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我這樣回答的:‘’這主要源自于我一直在想,一直在寫,而這堂課洽洽就是提供一個想象的思路,我聽到了,剛好受用!”
看到這里,大家能想明白什么沒?
最后,我把我的選擇學習的方式分享給各位,提供一個參考:最開始的時候我讀了一本叫《執行》的書籍,通篇讀完以后,我發現自己實在是喜歡管理這門學問。之后又讀了許多管理方面的書籍,但讀著讀著總覺得管理學和心理學息息相關,于是我又開始學習心理學,這樣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并將管理學和心理學相互使用到生活中,現在開始寫作,將自己腦海里構架出來的世界一筆一筆。另外我還有做視頻和學習經濟學的愛好,因此當得到音頻這些碎片化學習方式出來以后,可以更好的完善我自己的知識架構,那我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很熱門的英語,我沒學,編程,我不會,我沒有一大堆的公眾號,一大堆的課程,我只專注于我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并爭取做到最好!并且學習的過程中我掌握了非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也算是意外收獲。
誠惶誠恐,保持敬畏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