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拍了《舌尖上的中國》,成為中國最好的飲食紀錄片。
此外,陳曉卿還寫了一本飲啜筆記《至味在人間》,150萬字,寫了他人生50年的舌尖之旅。從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從掃街嘴到飲食文化的變遷,飯菜與共的老男人飯局,在哪兒吃,吃什么,遠不如和誰吃來的重要。
我把這本書中他提及的餐館和美食一一整理。有的還在,有的沒了,近80篇豆腐塊文章,可愛又可親,意、味、深長。
1,陳曉卿皖北老家“醬豆”?采用:黃豆、蠶豆,更有用西瓜醬!
2,安慶:炒米配雞湯。
3,北京:九華山烤鴨店,大董餐廳的小乳鴨。
4,北京:太平路東口一家小小的皖北土菜館。推薦菜品:地鍋雞、蕭縣羊肉湯、SA湯。
5,北京:白頤路錦府鹽幫?羅永浩必點菜品:牛欄灣豆干,并且點雙份。
6,北京:清華東路的一家韓國餐館“故鄉福星”?菜包肉?脊骨土豆湯,煎餅
7,北京吃皖北蕭縣羊肉湯最正宗的地兒:鬧市口宿州駐京辦,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
8,春在溪頭薺菜花。春天一定要吃上薺菜。
9,蘿卜干:北京天源醬園的甜辣干、蕭山錢江牌蘿卜干、揚州四美醬菜的蘿卜頭。
10,北京:石景山的眉州東坡,他家的四川小吃和麻辣燙。長安街的馬華拉面好吃。西貝莜面村,柴靜老師愛吃莜面栲柴栳栳。五棵松西的“林靜小吃”涼面一絕。
11,北京:府右街北口的“延吉餐廳分號”的朝鮮冷面,陳曉卿吃了不下千次。餐廳總店在西四北大街,有三個分店。
12,北京:翠微路南端的涮羊連鎖店。這條路上,有很多大隱隱于市的小招待所,各地家鄉風味很正宗,但是不對外。
13,北京:平安大街“無騰齋”?從外面看是三聯雜志的書店,走進去才是窩藏的小飯店。
14,北京:雙井橋??四川仁火鍋?這是北京最好的無渣火鍋之一。(10年店已倒閉,并遷走)
15,北京:增光路紫玉飯店對面的京都蘇氏牛肉面,甘家口柴氏牛肉面,他家醬牛肉一絕!
16,北京:涮鍋子,去白塔寺。口福居的香濃、能仁居的溫和、百葉居的爽口,膳食齋的小料鮮美。(09年數據,不知至今尚在否)
17,北京正宗日料不多。金融街的一家拉面館子,飛魚子西藍花,小土豆做的不錯。(09年數據)
18,北京:吃湘菜,去紫竹橋的菜香根,他家干鍋驢肉好。六里橋西南的芙蓉鎮酒樓,服務員全是湖藍妹子,炒薯藤,蠶豆湯做得地道,而且充滿人情味兒。
19,北京:天寧寺附近的白云路向南,觀前街的金碧火鍋,賈三包子,徽菜館——花亭湖的土雞湯。一道菜主義:在成都,老媽蹄花就吃豬蹄,宋雞片就吃涼拌雞,雙流機場的游家院子吃水煮青蛙,溫江公平鎮吃紅燒兔,新津的江邊吃黃辣丁。
20,北京:海淀增光路,是北京的面食一條街。東端的海碗居,正宗北京炸醬面。
21,北京:頤源居西門——翠清??著名的老男人飯局,就經常在這兒。他們都是雙份雙份的點。(陳曉卿個人湘菜私家珍藏,認為是北京最頂尖的口味菜)
22,北京:萬壽路玉淵潭南路交叉口,湖北菜館——紅番茄,能吃上湖北來的上好的紅菜臺。插播一句武漢作家方方的格言:紅菜臺一定要吃武昌洪山的!
23,北京西單:烤肉宛,四川飯店,同春園,玉華臺,天府豆花莊,砂鍋居。
23,北京鹵煮店:北新橋鹵煮老店、小腸陳、鹵煮火燒呂
24,沈宏非評價重慶小面:小面的小,不僅僅意味著簡單,更代表著重慶人輕巧的生活態度。
25,江西:井岡山東興酒樓。紅米飯南瓜湯等特色菜,都是給游客吃的,本地人吃口味菜。
26,廣州:東興飯店,招牌菜五邑菜——五邑花肉王。福合埕牛肉丸火鍋,牛丸和牛腱超級好吃。
27,南京:南京里下河土菜館,燒麻鴨,河蝦煮千張,炒螺螄。
28,成都是全國唯一一個在機場就能吃到地道美食的城市。臨行密密吃,意恐遲遲飛。
29,北京吃魯菜,皂君廟的“海參王”;吃爆肚,門框胡同的爆肚馮。
30,北京普惠南里公交站,一家叫基輔羅斯的烏克蘭餐廳。滿滿的蘇聯式風情。可巧的是,我在另一篇文章里看到過,這里也是王朔常來的飯店。
31,北京的平民川菜,巴國布衣、麻辣誘惑、陶然居。這三家貌似全國都有分店。
32,徽州臭鱖魚,獨樹一幟。
33,重慶,是個隨便一處就能讓人驚喜的城市。
34,不能再去的地方。合肥的寧國路,西安的回民街,上海的吳江路,杭州的河坊街,南寧的中山路,成都人民公園南門,桂林的陽朔西街。都因為城市旅游,變得蘿卜快了不洗泥。
35,東京的井上拉面店。
36,東北菜醬棒骨,一定要用手吃,才有快感。連高倉健吃螃蟹都用手指摳呢。
37,北京的知名麻辣燙不外乎:老萬記,川嫂,垂楊柳,林靜(前面有提及)
38,飯吃的是心情,見過蔡瀾在北京小攤兒上把羊腔骨嘬得山響,一臉的滿足,個人認為,這才是食神。
39,在北京南新倉天下鹽,梁文道老師請客,其菜單是一本連環畫。
40,陳曉卿覺得,他最多是個美食愛好者。真正的美食家應該是那種人——有家族基因,有敏銳的味覺,有學貫中西的見識以及體系完整的美食著作,他心目中最好的美食文章是汪曾祺留下的。他只記敘美食,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