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會發現他們好像變了一個人,乖小孩兒不見了,善解人意的小棉襖不見了,家里突然就多了一個流動著,你說什么都可能引爆的炸藥桶,脾氣突然就暴躁了,“莫名其妙”地發火經常總是就發生了,一言不合就放狠話、甩臉子、甚至摔門、摔東西、難以自控的歇斯底里等等,這是怎么了?
? ? ? ? 這是一種正常的不正常現象!
? ? ? ? 女同志們到了更年期,會有一些身體和情緒的變化,會變得容易失眠、暴躁、煩悶、盜汗等等。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激素分泌量減少造成的。男同志們到了一定的年齡,有的會出現脫發的現象,這是雄性激素的變化引起的。對于這些變化、這些現象,大家不會大驚小怪,會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他的種種變化也是由身體內激素分泌的變化引起的,大家卻會覺得孩子叛逆,不正常。
? ? ? ? 小朋友們從嫩嫩的芽兒、幼苗慢慢長大,日趨成熟,青春期就是他們長大成人前的劇烈振蕩期,小男生體內雄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小女生體內雌激素的分泌增加。雄性激素的分泌除了促使個體性成熟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讓他們充滿攻擊性,這是男性力量的象征,這些能量聚集起來就是需要釋放;而小女生們由于雌激素的變化,有了生理周期,每次生理周期結束的時候,由于妊娠沒有發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下降,部分組織會脫落,在疼痛的剌激下,人容易疲倦、情緒不佳、煩惱抑郁,這時如果有人去招惹她們,就相當于火上澆油。這些變化,都是在他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他們自己也無法理解。
? ? ? ? 而父母們呢,對孩子的這些變化,大多好像也沒有給予特別的理解,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無名火,有的以暴制暴,針鋒相對,有的假裝沒看見,置之不理。這樣,父母覺得孩子不可理喻,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不理解自己,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各種矛盾就產生了。
? ? ? ? 童書《小王子》里有一句話,“大人們都曾經是一個孩子,只是大多數大人都忘記了”。每一個家長也都曾經是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或憂郁少女,只是父母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很多人也都忘記了。人生經驗讓成年人具備了許多展望未來、預知危險、提前預防的應對能力,而對于這些經驗來源的過去,卻總是那么遺忘的那么快。青春期的孩子們,好像是一個xl體型的人,不得不穿著一件s號的衣服,很緊、很束縛、很不舒服,但又不能脫,這種感受很煩、很難受。而這種感受,不是幾天、幾周、幾個月,而是陪伴孩子們很多年。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不妨追憶一下自己的過去,重新體會一下這種感覺。
? ? ? ? 青春期孩子的無名火,是有規律可循的,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生時期,這是一種“非正常的正常狀態”。只是這種變化有時候看上去發生的太突然了,讓人有些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比如一個五年級的乖乖小女生,突然就在一個星期天造了反,起因是前一天媽媽答應讓她星期天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可是在早飯的時候,媽媽發現她的語文作業還沒有完成,數學作業有很多錯誤,因此非常生氣,就說不讓她跟同學出去了。小女生瞬間爆發摔了碗筷,推了媽媽,媽媽憤怒非常,不得了了,造反了,你個小兔崽子不好好學習還想出去玩兒,還敢動手打人了,接下來戰斗升級媽媽孩子你哭我喊,一場世紀大戰發生了。其實呢,這場戰爭爆發千里埋線,這場爆發也并不突然,小女生對媽媽的說話不算話早已心懷不滿,只是之前稍有反抗就被鎮壓了,而當下此刻,青春期給了孩子前所未有的能量,促發了這場爆發,這爆發其實是符合規律,也是很正常的。
? ? ? ?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不正常,是跟孩子青春期之前的自己比,和同齡人相比,就是完全正常的;把孩子的變化放在人生發展、個人成長的歷程當中,也是正常的。但畢竟即使是在人生發展過程中,青春期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曾經也青春期過的父母們,要理解和了解孩子這個時期生理和心理變化的特點,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度過這個特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