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際家庭日,也正是這天我們自由戰隊的戰友蓮子老師帶領我們一起來讀和討論《家庭教育促進法》。
家庭教育促進法就是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加家庭幸福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國家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個人依法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務活動。
01? 家庭責任:
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引導其培養廣泛興趣愛好、健康審美追求和良好學習習慣,增強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
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02? 國家支持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統籌建設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務平臺,開設公益性網上家長學校和網絡課程,開通服務熱線,提供線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對轄區內社區家長學校、學校家長學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進行指導,同時開展家庭教育研究、服務人員隊伍建設和培訓、公共服務產品研發。
03? 社會協同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立社區家長學校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配合家庭教育指導機構組織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識宣傳,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04? 法律責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委托他人代為照護未成年人,有關單位發現被委托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適用前款規定。
《家庭教師促進法》不僅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同時,還規定了家庭教育的內容。比如,要求家長培養未成年人樹立維護國家統一的觀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家國情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治意識;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導其珍愛生命等。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施行,會讓家庭教育得到社會重視,也提供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和思路。《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家長在這些方面的責任,值得家長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