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不認識對方的情況下,我也總是能很快辨出對方究竟是職場新人,還是踏入商業圈已有些年月。外表的差異還是其次。因為,很多在職場上混跡已久的人,雖然不再年輕,但因為駐顏有術,看起來往往比一些剛離開校園的孩子還鮮嫩。實際上,我辨別“新人”“舊人”的主要依據,是,他們待人的態度。
只要我們平心靜氣的想一想,職場上,或者商業圈里眼巴巴瞅著的都是些什么東西,自然就不難猜測,在這樣的大環境里浸淫久了之后,如果自我意識不夠獨立,性格不夠強大,夢想不夠美麗,一個人會變成什么樣子。我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個商業發達,充滿銅臭的城市。無論包裝得多么神圣的事業,外衣層層剝開后,核心無非都是“收益”、“業績”、“結果”之類,說的都是套話,做的都是表面功夫。在這樣一個地方,舉目四望,到處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群,他們臉色疲憊,目光無神。至于笑容和善意,那只有在他們覺得有必要或者能得到回報的時候他們才愿意付出——可不嘛!他們已經習慣了斤斤計較,習慣了將時間和精力花在他們認為將得到更大回報的地方。或許,這些人就是太忙了!忙得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真正的去關心身邊的人,也忙得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滿足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熱情,最后,在“實用主義”思想的挑唆下,這些“沒用”的好奇心啊,熱情啊,夢想啊,善良啊統統都被扼殺了,取而代之的是精打細算的勢利與冷漠。我看著心疼,他們自己卻是洋洋得意的,以之為人生中的一大勝利。
剛離開校園的孩子就不一樣啦!或者應該說很多都不一樣吧。他們的心里依然保留著學生時代對于人,對于世界,對于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依然懂得去愛惜和欣賞生活中美的存在。所以,他們愿意對“沒有用”的陌生人表達善意;他們遇事愿意自己吃點虧;他們與人說話時很耐心很真誠……
——可是,所有的職場“舊人”曾經不都是新人嗎?難道今天我眼中所見的每一張溫暖真誠的笑臉也將成為未來的冷漠臉?
其實,我深信,如今行色匆匆,冷漠麻木的人群里也有很多人曾經堅定的承諾過自己,會好好保護自己的夢,好好保護自己的快樂與善良。然而,事實證明,環境就像一頭力量巨大的怪獸,無論當初的你多么與眾不同,最終都可能漸漸被吞噬,然后,被同化。可是,那樣的我,那樣的生活意義究竟何在呢?充其量,這樣的人也就是社會的賺錢機器罷了。
我當然不是在抗議賺錢。錢是生存的籌碼,不能沒有。只是,別忘了,無論人類做什么,發明機器也好,讀書也好,建立家庭也好,工作也好,初衷無不是為了活得更好。可是,當生活只剩下冷冰冰的金錢和虛偽客套的面容時,我們真的就活得更好了嗎?是什么麻痹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以為犧牲了自己性格當中那么多的獨特面、可愛面,換來金錢和恭維是值得驕傲的、值得慶賀的?
總之,我要賺錢,但我不愿成為一臺賺錢機器。我知道,拯救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在日常的點滴中不斷地去欣賞和踐行自己心中對于世界,對于人生的美好信念。只有自己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夠與環境中的不和諧因素抗衡。
請想清楚,我們踏入這個環境,究竟是為了塑造自己呢,還是為了消磨自己?